東沙湖和智慧谷。溫健 攝
浙江大學智慧創新藥物研究院研發人員在實驗室內工作。
借力AI,杭州藥企最近多次上頭條:
6月19日,德睿智藥自主研發的首款AI設計口服小分子新藥MDR-001片臨床取得成功,未來有望給超重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幾天后,泰德醫藥(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家專注于多肽藥物研發與生産的國際化公司市場份額已高居全球第三……
從AI驅動新藥研發到AI助力閃耀資本市場,這兩家企業出自同一個地方——錢塘(新)區。在浙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地的戰略佈局下,坐擁杭州市一半生物醫藥産業體量的錢塘,要如何進一步放大“AI+生物醫藥”的優勢,使其成為建設“中國醫藥港”核心區的一張王牌?這個産業大區正在進行的創新實踐,讓一些答案浮出水面。
重構藥物研發密碼,讓新藥跑出創新“加速度”
一本泛黃的《本草綱目》,成為德睿智藥創始人牛張明與制藥結緣的“信物”。“我爺爺是一名中醫,我很小的時候他就送給我這本書,可能這就是我和制藥之間的緣分吧。”
赴瑞典留學後,牛張明先是學習計算機,然後又接觸了生物制藥,跨界的科學背景讓他對於制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位從小在中藥香氣中長大的創業者,開始考慮用人工智能技術重寫現代制藥的“配方”。
“簡單來説,我們希望通過AI工具,重新定義制藥的過程。”自2020年落地錢塘以來,德睿智藥專注于構建一站式新藥研發平臺Molecule Pro™,在數字世界中模擬推理實驗結果,快速預測出最有希望的候選藥物,省去傳統實驗中耗時費力的試錯過程。
比如,他們首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口服新藥項目MDR-001,啟動後8個月內、合成不到100個全新的小分子即完成了PCC(臨床前候選化合物)確認,並在19個月內獲得了美國FDA的新藥臨床批件。“對比傳統的方法,我們節省了1.5到3年時間,還有50%的研發成本。”牛張明自豪地表示。而這,也正是AI帶來的力量。
隨著“基模五強”字節跳動、阿裡巴巴、階躍星辰、智譜AI、DeepSeek的普及,AI逐漸深入千行百業。對此,錢塘積極佈局多個應用大模型,讓大模型從實驗室走入産業,這也是該區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推動生物醫藥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招。
早在2020年,該區便與浙江大學共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浙江大學智慧創新藥物研究院(以下簡稱“浙大智藥院”),依託浙大智藥院的靶點發現大模型和小分子藥物設計技術,助力錢塘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一個確定靶點的發現,是決定藥物研發的基礎;另外AI還可以用於化合物的設計和優化,顯著提升分子生成成功率和有效性。”浙大智藥院副院長曹戟介紹。
“我們多條管線都得到了浙大智藥院人工智能制藥技術的輔助,幫我們拓展研發思路、節約大量時間。”杭州禹泓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譽懷介紹。目前,禹泓醫藥已順利完成A輪融資,估值近8億元。“我們正在研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分子藥物,如果順利上市將是該領域全球首創新藥。”胡譽懷説。
如今,一場“AI+醫藥”的化學反應正在持續發酵:截至目前,浙大智藥院已累計孵化7家藥企,註冊地址都在錢塘(新)區。
緊盯科學前沿領域,提前佈局“擁抱奇點”
上週五,浙江生物醫藥人才齊聚錢塘,參加浙江省海高會生物醫藥分會年度工作會議,“破界”“AI”成為現場討論的熱點話題。
“當AI遇上生物醫學,未來有可能改變我們對生命本質的理解。比如,將來可能會産生生物醫學的‘超級大腦’,徹底顛覆人類對生命和疾病的認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所長譚蔚泓在現場感慨道。
或許,這就是未來學家雷·庫茲威爾在《奇點臨近》這本書中提到的“奇點時刻”。如何擁抱“AI奇點”?考驗的是決策者的眼界與智慧。在錢塘,這樣的佈局早已啟動。
“13年前,我就在錢塘(當時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AI+生物醫藥的嘗試,當年國內第一例醫療AI影像産品就是在錢塘誕生的。”杭州健培科技董事長程國華表示。在這個基礎上,2023年,健培科技成功啟動全國首個人工智能醫院。像這樣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AI應用場景,在錢塘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學習全球超25000份前沿研究成果,可快速精準地與醫生、科研人員及家長交互溝通,診斷窗口提前至18月齡、篩查準確率超85%,助力“星星的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這是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打造的全國首個孤獨症智慧體“StellarCare AI”;
剛出院的病人正在散步,他的心率、呼吸、體溫等數據被胸前一枚AI貼片實時傳輸到幾百公里外的醫生電腦上,讓患者既享受自由,又獲得專業守護,這是杭州唯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醫療新變革……
現在取得的成績,得益於當初種下的種子。當許多地方還在觀望AI與生物醫藥的融合前景時,錢塘已憑藉長期主義者的戰略眼光,推動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等“六鏈融合”,在這條新賽道上牢牢卡住領跑身位。
産業鏈方面,這裡既有臨床前研究企業,也有浙大一院、邵逸夫醫院這樣的臨床試驗平臺,還有審批上市、産業化生産、銷售等全鏈條平臺,為企業構建全鏈式産業生態;
人才鏈方面,推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招引等人才引育政策,首創“錢塘舉才官”制度等。就在幾天前,從錢塘賽區走出的楊尚暉團隊憑藉“加速器驅動的硼中子俘獲治療系統”項目從5180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奪得第九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特等獎;
金融鏈方面,錢塘産業基金合作總規模已超450億元,投資區內企業266家次,投中71家(準)獨角獸企業。比如錢塘和達産業基金作為首輪投資者在2021年投資泰德醫藥1億元,見證該公司從初創到上市……
在生物醫藥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路口,錢塘正以先行者的姿態,為“健康中國”書寫生動注腳。(記者 史俊傑 通訊員 錢塘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