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學生體驗數字化展櫃。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張璞 實習生 杜銀雙 攝
7月12日,西夏陵申遺成功後迎來首批青少年研學團。銀川市圖書館組織的“悅讀書 悅旅行”青少年研學活動,50名青少年走進西夏陵,在文物與時空的交織中,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活動首站來到西夏陵博物館。講解員的生動解讀,不僅為孩子們揭開西夏陵的神秘面紗,更透過一件件帶著歲月印記的文物,讓孩子們了解曾經的生産生活場景。館內的數字化技術讓歷史“活”了起來,3號陵數字化沙盤前,孩子們輕觸“獻殿”標識,光影便立刻勾勒出建築位置,同步展示其功能、平面圖及出土文物;數字化展櫃則借助透明OLED螢幕和觸控技術,將鴟吻、妙音鳥等文物的細節清晰呈現。“以前在書本裏看妙音鳥的插圖,今天親眼見了,翅膀上的紋路比圖上的清楚多了,書裏的知識好像一下子變成真的了。”銀川市金鳳區第二小學五年級學生曹西貝站在妙音鳥雕塑前説。
體驗環節同樣精彩紛呈。孩子們親手嘗試活字木印刷,按照“少量多次蘸墨”的要領操作,在拓印的沙沙聲中感受古老技藝的溫度;4D影片《西夏地宮奇幻之旅》則讓大家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地觸摸西夏曆史。“文物修復小醫生”環節,大家小心翼翼地拼接“殘破文物”,深刻體會到修復不僅是拼接碎片,更是讓古老的故事得以延續。在閱讀分享環節,圖書館老師帶來今年3月新出版的《寧夏尋寶記》,以趣味講解方式帶孩子們走進書中的奇幻探險世界,輕鬆了解寧夏的人文歷史。
“以前爸媽沒帶我來過西夏陵,這次來收穫特別大,博物館裏的知識、動手體驗的樂趣,還有讀書時學到的內容,都特別有意義。”銀川市第八小學學生張思雨説。
“今後我們會把這類活動打造成品牌,持續開展下去,讓更多孩子感受文化傳承的力量。”銀川市圖書館館長沈勇介紹。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張璞 實習生 杜銀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