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數字浙江     |      直觀中國      |      長三角      |       看浙裏        
持之以恒 久久為功——浙江深入實施文明素質工程20週年紀事
2025-07-16 09:32:47來源:浙江日報編輯:王悅陽責編:魏寒冰

  文明是什麼樣的?

  是公交地鐵上,保持安靜的禮儀和主動讓座的善意;

  是觀賽現場,恰到好處的掌聲和垃圾不亂扔的默契;

  也是鄰裡間,一聲問候的親切和守望相助的安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精神文明建設高度重視。他鮮明提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要協調發展”,要求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2005年,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作出大力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的戰略部署。其中聚焦實施文明素質工程,提出著力增強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這為浙江鋪展文明畫卷指引了方向。20年來,浙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久久為功打造“最美浙江人”品牌,持之以恒推動城鄉文明創建,同時結合新時代特點,加快建設社會文明新高地,著力推動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的“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全力打響“在浙江看見文明中國”品牌。

  文明,正成為人人“日用而不覺”的日常。

  榜樣凝聚向上力量

  李敏的記憶裏,始終有一雙溫暖的大手。

  那是2005年11月的一天,10歲的她來到杭州,參加第十屆浙江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錶彰會。

  會後,參會代表合影留念。在一群大人中,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注意到身穿校服、戴著紅領巾的李敏,微笑著問:“你是誰?怎麼在這兒?”

  “我爸爸是李學生。”

  李學生,一個感動無數浙江人的名字。

  當年2月,這位在溫州打工的普通人,面對呼嘯而來的火車,縱身一躍,救下在鐵軌上玩耍的孩子。自己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刻。

  對這一壯舉,習近平同志作出批示:世間有造就偉業的英雄,有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英雄,有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學生就是一個作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壯舉的英雄。

  聽到是李學生的女兒,習近平同志立刻把李敏拉到面前,讓她坐在自己腿上,拍了一張照片。之後,習近平同志又俯下身子,親切鼓勵道:“你有一個英雄的爸爸,值得你驕傲!你要以他為榜樣,好好學習、自立自強。”

  這份溫暖,一直鼓勵著李敏。英雄的女兒,就是浙江的女兒。如今,在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愛下,李敏在溫州成家立業,常參與志願活動。2023年杭州亞運會,她還作為溫州站火炬手亮相,接力人間美好。

  “崇尚英雄才會産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榜樣力量。他指出,抓典型,更具意義的是要樹立精神上的榜樣,讓人們學習典型所體現的精神,讓典型身上的精神發揚光大。

  殷殷囑託,催人奮進。20年來,浙江持續實施並完善先進典型群像選樹計劃,建立健全發現挖掘、培育選樹、宣傳弘揚、激勵關愛等全鏈條工作機制,向上而生、向善而生的“最美之花”,在之江大地節節拔高。

  用生命最後76秒拯救24名乘客的“最美司機”吳斌、每週六晚義務修自行車的孔勝東、為千家萬戶點亮燈火的錢海軍、在溫州紅日亭接力夏燒伏茶冬施粥的老人們……在榜樣和典型引領下,越來越多人從旁觀者變成踐行者。

  哪有榜樣,哪就有新氣象。近年來,浙江出臺《浙江省道德模範待遇保障若干規定》《浙江省道德模範管理辦法》《浙江省道德模範關愛禮遇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禮遇保障上全力營造“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從社區文化長廊到農村文化禮堂,身邊好人、凡人善舉爭相上墻,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也愈發濃厚。

  崇尚英雄、爭做先鋒。浙江先後涌現出各級各類身邊榜樣、好人典型2萬多例。其中,“時代楷模”6例、全國道德模範21例、“中國好人”663例。

  共建文明和諧家園

  早晨8時,杭州最忙碌的十字路口之一——西興街道新月路與通和路交匯處,司機看到行人,主動減速,停車禮讓;行人點頭致敬,快速過街。

  “車讓人,人快走”,作為“禮讓斑馬線”的升級版,是杭州五次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準的最直觀成果。

  文明城市創建,是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也是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2003年1月14日,習近平同志在全省宣傳工作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表彰會上強調,創建工作要貼近群眾,千方百計讓群眾受益。各項創建工作都要切合實際,務求實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建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從老百姓最有感觸的細節入手,形成人人參與文明實踐和文明創建的合力。許多杭州人至今印象深刻:2009年5月開始,一到上下班高峰,斑馬線上的過街人群裏就會出現“紅馬甲”,帶頭開展文明出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司機“行經人行橫道時減速禮讓”。

  於是,從公交車開始,到計程車、私家車紛紛加入,文明禮讓斑馬線,成為杭州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2011年,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公佈。杭州,實至名歸。

  遵循習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這些年來,浙江一張藍圖繪到底,文明城市創建收穫纍纍碩果。寧波實現公園廣場“席地而坐、褲子不臟”;溫州以“愛心伏茶”為特色品牌讓人人參與文明創建;衢州從機關大院拆除圍墻實現空間共享……2020年,浙江成為首個全國文明城市設區市“滿堂紅”的省份。今年5月,浙江又新增寧海縣、桐鄉市等8個縣(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其中江山市、岱山縣等4城的獲評,更實現了我省山區海島縣零的突破。至此,我省已創成縣級全國文明城市24個,數量居全國前列。

  文明創建,農村也是重要場域。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部署“千萬工程”,要求把“講文明興村”放到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位置來抓,強調只有在建設農村、發展農業的同時,用現代文明、先進理念武裝農民、提高農民,努力使農民成為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識、新文化、新精神、新技能、新素質、新能力的新型農民,新農村建設才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和更加長久的活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在習近平同志推動下,浙江面向城鄉基層深入推進“雙建設、雙整治”活動。在此基礎上,還充分發揮文明單位資源優勢,開展以文明單位與行政村結對共建文明為內容的“雙萬結對共建文明”活動,實現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

  “走親戚去咯!”日前,一輛載滿志願者的大巴,再次從杭鋼廣場出發,駛向淳安縣威坪鎮杜川村。20年前,響應號召,杭鋼集團和杜川村成為全省首批文明共建結對單位。這些年來,在杭鋼集團幫助下,杜川村不僅建起了“杭鋼樓”“杭鋼路”,村圖書館圖書更加豐富,每年的“村晚”也越來越熱鬧。

  眼下,杜川村有了新面貌,雙方“親戚”情誼日益深厚。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如今,整個浙江,上萬個文明單位與行政村結對共建,活動品牌越打越響。同時,圍繞素質美、人文美、風尚美、環境美,各地還在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實施“春泥計劃”等,讓鄉風文明煥發時代新氣象。

  從城到鄉,在各個領域、各類人群中激活“文明細胞”,社會文明根基愈發夯實。

  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

  7月,浙江省暑期支教公益行動又出發了。

  今年的主題是“浙江有禮——傳承優秀先賢文化”。啟動儀式上,也新增了一個重要環節,向山鄉海島贈送《浙江優秀先賢教育叢書》。

  這套叢書,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以浙江歷史文化名人優秀先賢為對象,是浙江專為中小學生編寫的地方專題教育材料,也是我省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

  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實施文明素質工程的價值旨歸。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強調: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包括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等等。

  20年來,浙江堅持虛實結合、剛柔並濟、嚴抓緊守、古今貫通,先後頒布《浙江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浙江省志願服務條例》等,對公民道德建設作出整體佈局和具體規劃,並從品質、力度、路徑上不斷深化、強化和優化,讓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深入人心,成風化人。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範疇。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狠抓信用問題,親自部署“信用浙江”建設,推動以個人為基礎、企業為重點、政府為關鍵的現代“信用”建設。

  至今,許多浙江企業家還記得,2005年浙商論壇上,習近平同志對廣大浙商提出的殷切希望,其中一點正是要有誠信的價值觀。

  一代代浙商,讓誠信文化薪火相傳。“百萬企業信用工程”“百城萬店無假貨”“購物滿意一條街”……一系列“共鑄誠信”活動受到熱捧。今天,誠信的種子遍撒浙江每個角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美德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這為公民道德建設創新提供了指導和遵循。2022年推出的“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就是標誌性成果之一。

  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通過對中華優秀“禮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新提煉出“敬有禮”“學有禮”“信有禮”等“浙風十禮”,讓廣大群眾在循序漸進中培育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實現道德養成。

  盛夏,桐鄉越豐村村民忙著在新村點“三治菜園”采收時令蔬菜。新村點是徵遷集聚區,由於農村習慣,部分村民剛搬遷時在公共綠地種菜,甚至有“毀綠種菜”的行為,引發過一些矛盾糾紛。作為桐鄉“三治融合”先行地,越豐村通過百姓議事會、道德評判團等,與村民共商推出了“三治菜園”,村民遵守村規民約、參與村務等累計“三治積分”,就能兌換申領菜地。

  種菜難題解決了,鄰裡文明新風撲面而來。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人人爭當有德之人,“浙江有禮·風雅桐行”成為了這裡的一張名片。

  “浙江有禮·拱墅優禮”“浙江有禮·信義義烏”……如今,在“浙江有禮”引領下,全省11個設區市、90個縣(市、區)均以市域、縣域為單位,結合在地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打造了區域文明品牌。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聚焦幫助解決群眾反映集中的精神文明領域共性需求和普遍問題,浙江還開展了“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為民辦實事項目徵集。截至目前,已發佈3批45項。

  “愛心食堂”“最美上學路”“道德銀行”……從一件件小事和實事中,群眾對“有禮”更加有感有得。

  讓每個浙江人都成為文明的代言人,讓更多人“在浙江看見文明中國”。當前,浙江還在持續開展浙江省公民道德養成計劃、全民閱讀、好家風建設等一系列活動,努力讓“務實、守信、崇學、向善”成為共同的價值追求。

  人人都説江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身處這風景裏的每一個浙江人,正是其中最美的所在。(記者 王璐怡 通訊員 何蘇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