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西夏陵為何是“多民族智慧典範”
2025-07-22 08:56:41來源:寧夏日報編輯:王悅陽責編:魏寒冰

  時光,跨越千年,見證著歷史的繁華變遷;黃沙,隨風流逝,埋藏著歲月的茫茫溝壑。

  如今,揭開神秘面紗、散發耀眼光芒,西夏陵正向全世界展示著“多民族智慧典範”的獨特魅力。

  在這片寫滿“神秘”的陵區,9座帝陵和270多座陪葬墓,鋪陳著歲月的滄桑與歷史的厚重。作為西夏王朝的重要遺存,西夏陵濃縮了文化、藝術、宗教等多方面信息,在選址方位、空間佈局、陵寢制度、陵墓建築、營造技術、喪葬習俗等方面所體現的特徵,全面承襲唐宋帝陵陵寢制度和傳統木構建築體系,吸收党項、吐蕃、回鶻、契丹、女真等多元族群文化傳統,充分展現了這一時期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之間,以寧夏平原為中心,基於不同民族、不同生業、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而産生的文化融匯與創新特徵,展現了中華文明多元與融合的壯麗篇章,成為多民族智慧的典範。

  “西夏在‘絲綢之路’上具有中繼樞紐的重要地位,在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西夏陵在繼承唐宋帝陵陵寢制度的基礎上,雜糅了党項、吐蕃、回鶻、契丹、女真等文化。”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院長杜建錄介紹,西夏陵的選址、佈局、建築形制等方面的特點和風格,正是多民族智慧融合的最好印證。

  西夏陵總體佈局是背靠賀蘭山,面向黃河,與唐宋帝陵陵寢佈局一致。這裡坡高地闊,居高臨下,俯視黃河平原,體現了西夏王朝對中原王朝陵寢佈局傳統的承襲與發揚,是中華文明多元融合的縮影。陵園宏偉寬闊,每一座帝陵都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建築群,佈局也大致相同,由闕臺、碑亭、月城、內城組成,內城有獻殿、魚脊梁和高大的陵臺——這與中原地區唐陵、宋陵的佈局如出一轍。

  但在細節上,西夏陵與唐陵、宋陵又有所不同,集合了多民族智慧,體現了多元文化傳統的交流融合。例如,西夏陵採取了帝、後同穴合葬的制度,與遼(契丹族)、金(女真族)帝陵的做法一致。考古發現,6號陵的獻殿運用了流行于遼金時期的減柱造、移柱造木構建築技術;而在3號陵陵城、月城闕門與轉角等處獨特的圓弧形造型等,也體現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這些特點豐富了古代皇室喪葬文化及其內容,使西夏陵成為中國古代陵園中具有民族特點的獨特景觀,同時也體現出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和包容性。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對西夏陵進行過多次考察和發掘,出土了包括石雕、陶瓷、鑄造、紡織等門類的大量文物。這些文化瑰寶,成為党項人傳承中原地區先進的手工業技巧,並在很多行業中探索創新的印證。

  從歲月中抽絲剝繭,歷史的真容徐徐再現。如今,巍峨的賀蘭山下,安靜佇立的西夏陵也將在更加深入的研究發掘中,向世人講述神秘往事、展示文化魅力。(記者 馬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