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製:燕夢宇 趙秀娟
7月24日,蘭州大學國際暑期班閉幕式暨青年對話活動在城關校區西區逸夫科學館舉行。來自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學子齊聚一堂,共同為這場跨越13天的文化交流與思想碰撞畫上圓滿句號。
閉幕式現場 攝影 王娟
早上9時,閉幕式以 “夏日逐光・同行拾憶”主題視頻拉開序幕,鏡頭回溯了學員們沿河西走廊考察的珍貴瞬間——從武威雷臺漢墓的銅奔馬傳奇,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藝術,再到嘉峪關城樓的古今對話,13天的研學之旅濃縮成一部生動的文明對話影像志。志願者代表隨後以“心橋・紐帶”為題發言,分享了中外青年在此次項目中協作突破語言壁壘、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
文化展演環節成為絲路文明的生動注腳。甘肅非遺“花兒”傳承人演唱的《尕老漢》《恭喜曲》,以高亢嘹亮的曲調展現黃土高原的生命力;獨舞《梵樂音聲》再現敦煌壁畫中的反彈琵琶舞姿,衣袂翩躚間架起古今審美橋梁;蒙古族馬頭琴演奏的《白馬》《萬馬奔騰》,則用弓弦傳遞出草原文明與絲路商旅的千年交響。三種藝術形式的同臺呈現,恰如絲綢之路上多元文化的和諧共生,現場掌聲不斷,氣氛熱烈非凡。
隨後,進行了“青年・思辨”TED 演講環節,來自意大利羅馬大學的 Erica Lo Presti、西班牙內布裏哈大學的 Hana Mohamed Farouk ElAssar、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 Matsuru Hoshi 分別圍繞多個主題和暑期項目分享洞見。學員們還通過歌劇《愛的季節》獨唱與意大利歌曲《正因為我愛你》集體演唱,用音樂語言續寫跨文化對話。10時15分,證書頒發儀式上,一張張燙金證書見證著青年們的收穫與成長。
蘭州大學副校長王為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暑期班以“河西走廊:地理史詩與未來想像”為主題,不僅讓國際青年觸摸到絲路文明的歷史厚度,更激發了他們參與全球發展的責任擔當,並寄語現場青年,希望他們在未來以更開放的視野聯通世界,以更堅定的行動傳承文明,將此次河西走廊之行的所見所感轉化為推動跨文化交流、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在人類文明互鑒與共同進步的征程中書寫屬於青年一代的篇章。
活動最後,學員們聚焦“共拓未來・征途與共”主題,分別發表演講。
全體合影 攝影 王娟
本次活動成功將 “絲綢之路” 從歷史名詞轉化為可觸摸的現實合作網絡;而青年們在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更將為文明互鑒的未來之路注入持久光亮。這不僅彰顯了活動在促進跨文化交流中的實效,也凸顯了其在凝聚青年力量、推動全球文明對話中的深遠意義。(文 海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