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堅持紅色引擎融在“鏈”上、保障服務抓在“鏈”上,推動富硒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産業發展優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黨建領航強“硒”基
深化“黨建+産業”組織振興模式。山丹縣清泉鎮黨委牽頭,招引雲南客商成立公司,集中流轉清泉鎮南灣、雙橋等村富硒土地種植西藍花,聚力打造綠色富硒蔬菜智慧化示範基地,配套建設智慧農業高效節水綜合服務平臺,實行精準化控制、智慧化管理、標準化生産、全程化追溯、品牌化運營的“五化”生産模式,實現節水33%、節肥40%,西蘭花硒含量高達282mg/kg。
富硒蔬菜基地采收西藍花
多點發力興“硒”業
堅持黨員“聚鏈”、人才“興鏈”,山丹縣組建黨員先鋒隊2支,全力做好田間管理、作物采收等工作,以先鋒力量助力種植基地提質升級;用好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組織專業人才開展技術指導12場次,重點攻關智慧農業平臺建設、富硒農産品認證等項目,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積極對接雲南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在産學研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上提供人才技術支持,推動“富硒資源”向“富硒産業”華麗蛻變。2025年首茬富硒蔬菜平均畝産1500公斤,畝均收益5400元,種植效益較傳統蔬菜翻了一番。
聯農帶農享“硒”利
山丹縣注重把富硒産業納入鄉村産業佈局和集體經濟增收規劃,打造馬鈴薯、燕麥草等4類主導産業和雜糧、蔬菜2類特色産業,構建“4+2”富硒産業格局,認證“甘味”和富硒綠色品牌5個;推行“黨組織+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抱團打造“共富工坊”,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間接帶動種苗繁育、尾菜處理等就業崗位2000余個,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帶動12個村集體經濟村均增收10萬元以上,逐步構建起以硒強農、以硒興業、以硒富民的黨建引領鄉村産業發展格局。(文/圖 趙玄武)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