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8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益虎 湘江早報記者 李先強 通訊員 徐坤)在8月的如火驕陽下,湘江科學城“五大建”在湘江西岸巨大的鋼架結構如鋼鐵叢林。記者5日獲悉,湘江科學城重大項目進入攻堅季:湘江科學中心-交易展示中心旨在打造中部乃至全國聞名的科技成果交易、科技成果展示以及科學藝術相結合的科學新地標,目前鋼結構主體已施工至7層,正在同步推進地下室砌體和機電施工;科技服務中心的光伏一體化屋頂正在鋪設,未來將實現建築自供電;湘江創新港與院士港幕墻玻璃已經進場安裝,建成後將吸引全球頂尖研發機構入駐。當前,湘江科學城各項工作開啟“加速模式”,76個政府投資項目挂圖作戰。湘江科學城正以一流的標準全力推進建設,精心勾勒著“未來科學城”的宏偉藍圖。
作為湘江科學城“五大建”之一,登上湘江科學交流中心頂樓,45米跨度的桁架如巨龍橫臥,陽光透過已安裝的幕墻玻璃,在地面投下幾何光影。“該項目于去年8月啟動建設,如今已進入幕墻安裝階段。同時,該項目創新施工工藝,用塔吊標準節搭建臨時支撐體系,比傳統工藝節省了40%的材料,節約工期20天。”項目負責人介紹。從空中俯瞰,湘江科學城“五大建”項目呈扇形分佈,以科學交流中心為圓心,半徑500米內聚集著研發、會展、服務等功能模組,與其他重大科創平臺共同構建環岳麓山創新創業生態圈。
湖南省委、省政府啟動湘江科學城規劃建設以來,從長株潭融城的地理中心到科技創新的價值高地,湘江科學城正經歷著從“物理空間建設”到“化學反應催生”的質變。湘江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2月湘江科學城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後,湘江科學城的項目建設便按下了“加速鍵”:去年,中南大學智慧交通研究中心等“一中心兩基地”揭牌,落戶湘江科學城;湘江科學城重大項目集中簽約,36個優質項目引資415億元。今年4月,湘江科學城“五大建”全面封頂,6月,湖南大學科創港校區(一、二標段)首批樓棟順利封頂,長沙市一中(湘江科學城校區)正式竣工,7月,長株潭融城幹道科創大道關鍵標段白庭路—瀟湘路段完工。
湘江科學城首開區“三縱四橫”路網建設加速推進。從湘江科學城首開區向西,白庭路重要標段紅橋大道至白泉路段已完工。白庭路全長15.15公里,是湘江科學城的重要融城幹道,道路北側連接含浦大道,南側直抵長潭界,全面建成後,長沙到湘潭將新增一條融城幹道。
民生工程不僅是建築的堆砌,更是城市溫度的傳遞。長沙市一中(湘江科學城校區)6月已完工,將於9月正式開學,4200個學位將充分完善片區教育配套。未來,該校將開設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特色課程,打造“科技+人文”教育示範基地。在長沙市一中(湘江科學城校區)南邊,雙湖家園項目26棟高層住宅拔地而起,明年建成後將安置3000多戶居民,配套建設幼兒園、社區商業中心和養老服務站。
連日來,湘江科學城建設迎來新進展:兩宗總面積103畝的科研用地由湖南湘江科學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競得,擬打造新材料基地,進一步延伸科技成果轉化鏈條;而一宗15.8畝的地塊也成功出讓,將建設智慧可再生能源站。一個個重大項目的落地將助力湘江科學城培育新質生産力,注入産業新動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