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之高,渡口之遠,喚起文化資源的新生表達。
“衡”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渡口文化的千年底色,在湖南衡山縣交融,延綿出新生文旅業態;
生態之美,休閒之趣,織就山水交融的“慢遊”地圖。
紫金山景區的天然寶庫,黃花公園的生態活力,顆顆生態明珠,串聯成可遊可憩的康養圖景。
在“山水含章、康養天成”的獨特基底上,衡山縣正成為一處人、景、文交融的康養勝地。
11月21日晚,第三屆衡陽市旅遊發展大會將在此開幕,山水之韻、人文之魂與康養之樂,煥新著遊客對衡山縣的傳統認知。
山水新畫卷
季節更換,湘江西岸,藏于衡山縣城內的紫金山,仍綠意盎然。
一湖綠意、十里茶陌、百頃杜鵑……4.35平方公里的紫金山景區,歷來因山水美景而聞名,植被豐茂,森林覆蓋率高達87%,是一個集峰、嶺、坡、谷、峽、洞、泉、瀑、壩于一體的天然綠色寶庫。
如今再深入,已有了一番不同的景致。
眼下,雲由·紫金天境項目負責人楊自輝,正為此忙得不可開交,“深居”紫金山竹林的鏡面藝術空間建成後,迎來了它的首批客人。

雲由·紫金天境項目 攝影 尹超
“我們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特色,想打造成一個療愈中心。”在紫金山舉辦的國風插花沙龍,僅僅是楊自輝設想中的序章。在他的整體規劃中,這個融貫“衡”文化的康旅目的地,遠不止于單一的休閒空間。
不遠處,由舊建築改造而成的森林康養中心、生態泳池也已準備就緒,與即將開放的玻璃圖書館等16個子項目一同,編織成一張覆蓋食、住、行、遊、購、娛的“慢”生活康養網絡。
看著項目逐一落成,楊自輝滿是欣慰。“我們設計的休閒空間,都要積極的融入自然環境。”如今談及紫金山滔滔不絕的他,數月前卻並不看好這裡。憑藉多年的項目經驗,他在第一次考察時便發現,如果只做營地,對遊客的吸引力很小。“來一會兒,露個營,也沒其他地方待。”

特色民宿 攝影 李媛
面對“無處停留”的尷尬境地,楊自輝轉變原有思路,結合衡山縣的文旅定位,決定打造康養綜合體,讓遊客願意來,留得下。
目前,雲由·紫金天境項目的大部分子項目已基本完工,力爭在衡陽市第三屆旅遊發展大會召開之際,向公眾揭開面紗。
“很多人説衡山縣沒有‘山’,但其實這裡不僅有山,還是一座文旅‘金山’。”在楊自輝的“底氣”中,也得以窺見衡山縣文旅産業轉型升級的“金山”一角。
文化新風景
11月13日淩晨,湘江之畔,“衡山渡”號渡船下水儀式正式舉行。隨著渡船入水,離衡山渡景區的“開市”,也更近了一刻。
三艘渡船,組成了大型實景沉浸式情景劇《入夢衡山渡》的舞臺。這部即將在此上演的情景劇,圍繞愛情、奇幻、穿越、人文、歷史展開架構,通過6次場景轉換,將非遺元素與渡口文化深度融合,以情景再現的形式,在湘江上“劃出”一道新漣漪。
“天光未亮,湘江上就有船槳劃破水面的聲響。”今年72歲的何仕林,半輩子都在跟船打交道。“從下游到上游借北風,從上游到下游借南風。”

“白馬亭”渡口建築 供圖 衡山渡項目
在何仕林近一個世紀的記憶裏,衡山渡口是風向標,更是生活的樞紐:渡口不僅暫時停歇著自己的水上工作,岸上還有“淩晨四五點鐘開始,太陽一齣來就散了”的集市煙火。
記憶裏的衡山渡,自衡山湘江大橋通車後,渡口的喧囂聲,便逐漸淡出何仕林的生活。他不曾想過,承載無數記憶的渡口,還能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
文旅風勁吹,沿著衡陽市第三屆旅遊發展大會的風向標,衡山渡也重新站在歷史的樞紐旁,迎來“新生”。
如今的衡山渡,以湘江千年航運史為背景,生動呈現了渡口作為交通樞紐、商貿集散、民俗活動與精神信仰中心的複合功能,通過“一軸·三區·多點”,再現渡口文化、衡山文化。

衡山渡·湘江渡口民俗文化印象體驗地效果圖 供圖 衡山渡項目
省級文保單位“白馬亭”渡口建築、依江而建的“等渡茶館”……跟隨著衡山渡品牌部工作人員黃璇的腳步,走過長約1公里的衡山渡·湘江渡口民俗文化印象體驗地,除了《入夢衡山渡》所在的水上旅遊文化軸,渡口記憶、市井煙火也在岸上一一再現。
“我們的初衷就是尋找記憶裏的‘衡山渡’。”在黃璇看來,衡山渡,既是歷史裏江岸的渡口,也是現實中生活的舞臺。
隨著項目建設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衡山文化寶藏被一一發掘,在衡山渡得到集中呈現。“希望每一個踏上這裡的人,都不只是遊客,而是這條文化血脈的新傳人。”這是黃璇的願景,也是“何仕林”們的期盼。
城市新氣象
隨著開幕式的腳步漸近,位於衡山縣黃花新區的黃花公園也愈發熱鬧了起來。

開幕式在黃花公園內綵排 攝影 譚梓祥
作為本屆旅發大會的開幕式主會場,公園內正進行最後的綵排,為即將到來的大會做好充分的準備。“整個黃花公園都是開幕式的舞臺,可以説是一步一景。”同其他民眾一樣,衡山城建投公司黃花公園項目經理劉紅林也十分期盼大會的到來。“9個特色打卡點,包含了千年曆史、紅色百年、工業展區等多個內容。”
據悉,此次開幕式將採用行進式觀覽,打破傳統舞臺的固定模式,通過動態的舞臺佈局和多元的表演形式,致力於讓觀眾置身於一場沉浸式的旅遊體驗。
開幕式之後,周邊居民也有了更為幸福的期盼——這個集生態、體育、休閒、集會、旅遊于一體的城市綜合公園,即將開放。
“園內的設計融合了‘綠色、休閒、遊樂、運動’四大主題。”站在螺頭山水庫邊的活水景觀廊上,順著劉紅林的視線看去,園內不僅建有景觀湖、四季植物景觀帶、兒童活動區、健身步道等基礎設施,還精心規劃了衡山本土文化展示區、管理服務用房、商業配套和生態停車場,能夠全方位滿足市民休閒娛樂、健身運動、親子活動和文化體驗等多元化需求。

黃花公園 攝影 譚梓祥
公園承載著民眾的日常休閒生活,其建設思路也彰顯著衡山縣的生態文明底色。
“公園的綠化面積佔比高達70%。”劉紅林將黃花公園的生態功能娓娓道來,“大量的綠地使城市生態公園在空氣凈化、防止水土流失、調溫調濕、降聲減噪、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等方面發揮巨大的生態功能。”
據統計,目前全園透水鋪裝率≥80%,設置雨水花園、下凹綠地、生態草溝,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5%,達到了國家海綿城市的示範標準。
“讓市民生活舒服起來,遊客來了還想來。”城市借會而“新”,民眾也因會而“欣”。(文 李芳森 李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