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市山丹縣:“線上線下雙網格”織就基層善治新圖景
2025-08-13 17:15: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在社會治理的宏大版圖中,基層治理始終是基石,關乎著民眾的切身福祉與社會的和諧穩定。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依託“全科網格”線下全域覆蓋和“指尖網格”線上動態聯通,積極探索“線上線下雙網格”治理機制,用“小網格”托起“大平安”,讓群眾訴求有人接、矛盾糾紛有人管、服務民生有溫度,走出一條科技賦能、人文加持的基層治理山丹路徑。

  融合線上線下,織就服務群眾“一張網”

  傳統基層治理常受限于物理空間,信息傳遞滯後、群眾參與度不高,導致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存在斷層。山丹線上網格應運而生,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鑰匙。

  依託“全科網格”,全縣設置225個線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225名、輔助網格員120名,實現城鄉網格全覆蓋、全貫通。網格員堅持“日排查+周走訪+月匯總”,全面摸排家庭矛盾、鄰裡糾紛、環境問題等各類風險隱患。2025年以來,已收集上報信息6256條,化解矛盾糾紛1038起,群眾滿意率持續提升。

張掖市山丹縣:探索“線上線下雙網格”治理新機制 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 更有力量_fororder_5

網格員合影

  同時,線上同步建立微信群、釘釘群、村社小程式等“指尖網格”,將各類政策服務、民情收集、矛盾調解延伸到手機端、指尖上。濱河社區一居民反映自家樓頂漏水,網格員線上接訴後,2小時內完成上報、調度、修復,贏得村民點讚。雙網格的有機聯動,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群中辦、情在格中暖”,極大提升治理效能。

  鍵對鍵連接,融入民情溫度感

  在山丹縣“雙網格”治理模式下,“數據跑腿”成為常態,但數據背後始終涌動著濃濃的人情溫度。

  在政策服務上,網格員不僅是“信息採集員”,更是“政策宣講員”。他們通過線上網格群推送輕量化政策圖解、科普視頻、服務清單,圍繞養老保障、醫保報銷、適齡入學等群眾關注的熱點話題開展宣傳。群眾不用出門,就能掌握“該辦啥”“怎麼辦”,大大提升了政策觸達率和感知度。

  在情感溝通上,網格員更像是群眾的“貼心人”。他們通過線上留言、線下走訪,及時掌握孤寡老人、特殊家庭、重點人群的情緒變化和生活訴求。“有時候居民並不是急著解決問題,而是希望有人聽他們説幾句。”

張掖市山丹縣:“線上線下雙網格”織就基層善治新圖景_fororder_6

網格員線下走訪

  實戰閉環運轉,跑出問題處置“加速度”

  雙網格之“實”,體現在矛盾糾紛調處的全流程閉環運轉上。山丹縣以“一站受理、一體化解”為原則,推動“線上接訴+線下處置”聯動運行,形成網格發現、綜治中心統籌、部門聯動、快速響應的機制閉環。

  依託“碼上反映”“隴情e通”等數字平臺,線上網格員及時錄入群眾反映問題,系統自動歸集推送至縣綜治中心,再由中心分流至責任部門辦理。遇有涉及徵地拆遷、家庭糾紛、勞資糾紛等敏感問題,綜治中心實行“首接責任制”,明確時間節點和化解措施,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饋”。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山丹縣訴調對接2686件,調解成功2002件,成功率達74.53%;警調對接1323件,調解率85.26%;訪調對接35件,化解率100%。群眾不再為“問題找不到門”“訴求無人理”而焦慮,一條高效暢通的治理通道正逐步建成。

張掖市山丹縣:“線上線下雙網格”織就基層善治新圖景_fororder_7

  網格員為老人測血壓

  圈層聯動賦能,激發共建共享“原動力”

  雙網格不僅是“管理網”,更是“服務網”“情感網”。山丹縣通過“地+趣緣+業緣”多維聯動,激活社會資源、激發群眾力量,推動治理由“獨奏”變“合唱”。

  在地緣圈層上,建立“鄰裡議事廳”“網格議事會”,鼓勵群眾參與家門口治理。全縣協商平臺已解決村社大事要事220項、化解矛盾糾紛632起。“以前有什麼煩心事只能忍著,現在説出來就有人幫著想辦法。”群眾感慨道。

張掖市山丹縣:“線上線下雙網格”織就基層善治新圖景_fororder_8

網格員線下信息採集

  在趣緣圈層上,鼓勵網格員進興趣群、文體群、志願群。比如在霍城鎮一個健身群中,村民反映村口健身器材損壞,網格員第一時間對接村委,兩天內就完成維修,贏得點讚無數。趣緣治理,讓“愛好”變“橋梁”,把“交流”變“共識”。

  在業緣圈層上,政法、交通、教育等系統單位常態化開展“進群入格”服務。縣人民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部門“法官、檢察官、律師進網格”行動穩步推進,實現法律服務就地化、常態化。

  此外,依託縣級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組建心理服務專家、志願團隊、骨幹教師等五支隊伍150人,常態化進網格開展心理輔導、親子講座、情緒疏導,讓“心結”有人解、“心事”有人聽。

  從“網中見人”到“人中見情”,繪出山丹善治圖景

  山丹的“雙網格”實踐充分説明,基層治理不只是制度和技術的拼圖,更是一項需要溫度、需要共情的民心工程。數字化只是手段,服務群眾才是目的。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政策更貼心、治理更高效,山丹正用一格一網、一人一策,繪出了一幅“管在網中、情在格中、民在心中”的新時代基層善治圖景。

  未來,山丹縣將繼續錨定“有事能辦、辦事順心、治理暖心”目標,不斷豐富“雙網格”應用場景,拓展其與教育、文旅、民政、應急等領域的融合路徑,讓每一條網格都成為群眾身邊最有力的守護者、最貼心的服務員。(文/圖 董力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