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古韻夜宴·文明交響——張掖山丹縣“消夏週末·文化惠民演出”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2025-08-05 19:52: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暮色四合,焉支巷子華燈初上。鼓點鏗鏘,舞姿颯沓,激昂的韻律點燃了張掖山丹夏夜的熱情。台下人潮涌動,掌聲如浪,從白髮長者到稚嫩孩童,每一張面孔都被舞臺的光芒映照得明亮而生動。

  2025年仲夏,張掖市山丹縣“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古韻山丹·消夏夜未央”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在焉支巷子如約綻放,這不僅是消夏的盛宴,更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地生根的鮮活注腳。

  群眾舞臺 文明實踐的活力源泉

  “以前在電視上看別人演,現在自己也能上臺,唱唱我們自己的歌,跳跳我們自己的舞,心裏熱乎著呢!”剛剛參加完惠民演出的演員李慧琳説。

古韻夜宴·文明交響  ——張掖山丹縣“消夏週末·文化惠民演出”點亮群眾幸福生活_fororder_01

活動現場

  2025年“古韻山丹·消夏夜未央”文化惠民演出涵蓋校園文化宣傳月、鄉鎮文化宣傳月、社區文化宣傳月、企業文化宣傳月四大板塊,通過“每週五、週六常態化演出”的模式,持續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大型歷史舞蹈劇《霍去病犒賞三軍》常態化演出,通過現代舞臺藝術與聲光電技術予以全新詮釋,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為市民遊客獻上穿越時空的視聽盛宴。

  文明實踐活動,必須深植群眾沃土。自2025年6月以來,全縣各鄉鎮、社區的居民紛紛登臺,用歌聲傳遞鄉愁,用舞姿訴説自豪,從社區文藝骨幹的深情演繹,到文藝愛好者質樸熱烈的傳統歌舞,再到莘莘學子充滿朝氣的才藝展示,無一不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與蓬勃的地域生命力。截至目前,“消夏週末·文化惠民演出”已連續舉辦10年,累計演出超過230場次,受益觀眾達55萬人次,廣受群眾喜愛。

  文旅交響 賦能城鄉的文明新景

  “消夏週末·文化惠民演出活動”並非孤立的文化演出,它主動融入山丹發展大局,與“炒拉美食節”深度“聯姻”,奏響了“文化+旅遊+美食”的動人交響。遊客們流連于美食攤位之間,又被焉支巷子舞臺上的“燈火焉支巷”“焉支夜韻”等主題演出牢牢吸引。秦腔古韻悠長,現代歌舞飛揚,非遺技藝展演令人嘆服——在唇齒留香間,遊客同步領略著“絲路馬都·古韻山丹”的文化底蘊與時代新貌。    

  這種深度融合,使文化惠民成為撬動夜間經濟的有力杠桿。活動期間,焉支巷子及周邊區域人流量顯著攀升,特色餐飲、文旅消費熱度持續高漲,焉支巷子日均遊客達8000人次,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煙火氣息成為吸引八方遊客的熱門打卡地。

  協同聚力 共築文明的堅實根基

  一場覆蓋全域、惠及全民的文化盛宴,背後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目標的堅實支撐。“古韻山丹·消夏夜未央”惠民演出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秉承“文化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的理念,構建由縣委宣傳部統籌協調,文體廣旅局牽頭落實,各鄉鎮、社區、學校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工作格局,推進活動有序順利開展。

古韻夜宴·文明交響  ——張掖山丹縣“消夏週末·文化惠民演出”點亮群眾幸福生活_fororder_05(1)

公安守護群眾安全

  舞臺之下,力量同樣在匯聚:公安、交警枕戈待旦,守護每一夜安全有序;供電部門與餐飲企業默默保障,讓璀璨燈火與精彩演出交相輝映;鄉鎮、社區、藝術學校踴躍輸送本土“民星”……“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治理新格局在協作中成型。這蓬勃涌動的文化活力,正是文明實踐機制有效運轉的生動體現,確保文化甘霖精準澆灌到群眾心田。

  “古韻山丹·消夏夜未央”惠民演出文明實踐活動以群眾為主角,以融合為路徑,以協同為保障,不僅點亮了山丹的夜晚,更照亮了鄉村文化振興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同頻共振、互促共進的廣闊征途,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在山丹沃土上生根發芽,蓬勃生長。(文/圖 竇玉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