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以貿為橋拓市場——“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促進大會“乘數效應”凸顯
2025-08-18 09:28:11來源:寧夏日報編輯:王悅陽責編:魏寒冰

  作為中阿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促進大會,正以精準對接、資源聚合的獨特作用,將貿易合作的意向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讓“以貿促通、以通促興”的願景落地生根。

  近年來,寧夏緊緊抓住共建“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充分發揮中阿博覽會重要平臺作用,與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不斷邁向新高度。2022年—2024年,累計實現進出口294億元;今年上半年,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額達到51.2億元,同比增長8.7%,強勁的發展態勢彰顯出寧夏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的蓬勃活力與無限潛力。

  2024年,寧夏110多噸冷涼蔬菜乘“飛的”銷往迪拜市場,寧夏蔬菜出口中東實現“零的突破”,這一突破離不開中阿博覽會這一重要平臺。自2015年銀川開通直飛迪拜航班起,將寧夏冷涼蔬菜空運至阿拉伯國家成為眾多冷涼蔬菜種植企業的夢想。

  2023年,在第六屆中阿博覽會的牽線搭橋下,寧夏興耘田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迪拜溫超超市成功對接。隨後,在自治區商務廳等多部門的積極推動下,2024年5月,第一單冷涼蔬菜搭乘航班順利抵達迪拜,讓多年的夢想照進現實。

  興耘田董事長魏新民感慨道:“沒有中阿博覽會這個平臺,單憑企業自身力量,此事不可能做成。”事實上,在“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促進大會搭建的展示平臺上,農業合作已經成為中阿務實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

  第六屆“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促進大會跨國公司寧夏經貿合作懇談會現場共簽約合作項目13個,總金額達42.2億元,其中貿易投資類項目11個、合作機制類項目2個,涵蓋清潔能源、裝備製造、能源化工、新型材料、葡萄酒、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等領域。如今,這些簽約項目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今年上半年,我區外貿進出口總值實現106.3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增長較快。

  數字通道的建設同樣成果顯著。在銀川跨境電商投資對接會上,寧夏企業與阿裡巴巴國際站、土耳其海外倉企業達成合作,枸杞深加工産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入中東歐市場,借助海外倉的本地配送優勢,訂單響應時間從15天縮短至3天。

  在與兄弟省份的協同中,“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促進大會同樣發揮著紐帶作用。2023年西洽會上,寧夏與重慶企業簽約共建“農産品中轉樞紐”,寧夏枸杞經重慶冷鏈倉集散後,一部分供應重慶本地市場,另一部分經廣西欽州港發往東盟,實現“一地對接、多域覆蓋”。同時,重慶的汽車零部件通過寧夏陸港轉運至中亞,2024年兩地雙向貿易額突破50億元,較合作前增長42%,形成“優勢互補、雙向流動”的産業鏈協同格局。隨著開放通道建設持續加快,航空方面,銀川河東國際機場通航城市達70余個、航線近百條;鐵路方面,先後開行至中亞五國、布達佩斯等國際貨運班列,以及至老撾萬象市、越南胡志明市等點對點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同時穩定運行多條鐵海聯運圖定班列,構建起多元立體的開放通道網絡。

  近年來,開放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産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等一批大型開放平臺加快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貿易金融聯動服務和貿易投資便利化工作機制建立,為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從田間地頭的蔬菜到全産業鏈的協同,“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促進大會正以乘數效應推動貿易成果不斷升級。這些成果不僅是數字上的增長,更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生動實踐,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之橋越架越寬,惠及更多國家與人民。(記者 楊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