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在層巒疊翠的黃土高原和奔騰不息的黃河水脈之間,臨夏州51.26萬畝花椒田如紅霞浸染山野,顆粒飽滿的花椒壓彎枝頭,處處涌動著豐收在望的喜悅。已有1300多年曆史的臨夏花椒産業“椒”香四溢,“麻”勁十足。臨夏州稅務局以政策落實為基礎、以精細服務為紐帶、以風險防控為保障,繪就稅企農三方合力“金椒版圖”,護航臨夏花椒産業穩健前行。
好政策帶來好“豐”景
走進永靖縣三垣鎮下垣村的花椒地裏,椒農們戴著草帽,挂著竹筐,正忙得不亦樂乎。“我一天能摘70斤左右花椒,能掙210元嘞。”採椒工姬美娟開心地説。每年花椒採摘時節,這裡都能吸納周邊群眾採摘,帶動就業。醉人的椒香,成為黃河岸邊最動人的致富氣息。
稅務幹部了解花椒種植情況
“稅務部門為我們量身定制‘政策禮包’,並上門宣傳輔導,服務非常到位。”甘肅鴻湖金水灣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祁海霞介紹道,“2024年至今,我們累計享受各項稅費優惠42.73萬元。有了資金支持,我們打算擴大花椒種植面積,培育更多的新品種,把花椒産業打造成當地‘金字招牌’。”
小小花椒樹,致富大産業。永靖縣稅務局精準把握農時,根據特色農企特點和發展情況,對花椒産業全鏈條稅費優惠政策進行梳理,提供“滴灌式”精準輔導,構建“政策直達、快享易辦”體系,確保政策紅利應享盡享。
好服務解決好“椒”慮
産業興,服務隨。臨夏縣稅務局聚焦花椒産業鏈條,組織業務骨幹深入涉椒鄉鎮、合作社和加工企業,詳細了解種植規模、成本投入、産量與銷售等情況。對普通種植戶,重點宣傳自産自銷農産品免征增值稅政策,幫助農戶算清“賣自家花椒不用繳稅”的實惠賬;對小型加工戶和合作社,結合其經營規模及納稅信用狀況,有針對性地講解小規模納稅人減免稅政策及操作流程。在採摘銷售高峰期,則依託電子稅務局、徵納互動平臺提供“全天候”在線諮詢輔導。
蓮花鎮是臨夏縣花椒主要産區之一,近年來,為了推動花椒産業高品質發展,蓮花鎮積極推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集種植、收購、加工、儲運、批發、零售于一體的産業模式。
“我們每年收200萬斤花椒,經過粗加工銷往成都、山東。從收購到銷售,稅務幹部全程跟蹤,及時宣傳政策,輔導我們申報和開票,大大提升了賬務人員辦理涉稅費業務的水準。”蓮花鎮生林源花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生林表示。
好管理守護好“麻”勁
談起臨夏花椒,繞不開“中國花椒之鄉”——積石山縣。在加強政策支持和精細服務的同時,積石山縣稅務局著眼花椒産業交易活躍、主體多元的特點,主動從數據風險識別、申報異常排查等方面著力,健全風險識別和應對機制。一方面,加強票證管理,規範農産品購銷環節票據開具行為;另一方面,利用稅收大數據,動態分析農産品經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涉稅行為,推動風險防控前移、預警機制常態化。
近期,縣局圍繞“購銷分離”“虛開發票”等重點風險點,對轄區5戶初加工企業開展風險提示和稅務約談,引導其健全財務臺賬、規範收入核算。同時與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共享花椒種植、加工、銷售等信息,推動部門協作,形成監管合力,切實防範涉稅風險隱患。
“稅務局的幹部經常來給我們講合規經營和防範開票風險,現在我們內部管理更規範了,靠花椒賺錢心裏踏實得很!”積石山縣建平花椒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建東表示。(文/圖 郭曉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