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定西市通渭隴山:産業鋪就致富路 新風繪就幸福圖
2025-08-21 16:53: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走進甘肅省通渭縣隴山鎮,千畝黃芪田連成片,枝頭甜椒映紅田壟,“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讓土地生金,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轉身入村,硬化巷道乾淨整潔,孝善文化墻暖意融融,移風易俗新風尚浸潤人心,一幅産業興旺、鄉風文明的和美畫卷正徐徐鋪展。

通渭隴山:産業鋪就致富路 新風繪就幸福圖_fororder_圖片6

隴山鎮航拍新貌

  2025年以來,通渭縣隴山鎮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以“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錨定全縣“6543”發展思路,通過黨建引領聚合力、産業富民強根基、項目建設優環境、移風易俗樹新風,全方位推動和美鄉村建設,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內涵”,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黨建引領:築牢鄉村振興“橋頭堡”

  “村裏要修排水溝,黨員先上!”在任馬墩村的建設工地上,村支書的喊話擲地有聲。作為省級和美鄉村建設示範村,這裡的蛻變離不開黨組織的“主心骨”作用。村黨支部挨家挨戶動員,黨員帶頭拆違、籌資,村民自發投工投勞,鄉賢捐來建材,計劃對8個社的3萬多平方米巷道進行全面硬化,並安裝路燈360多盞,徹底解決群眾的行路難問題。

  在隴山鎮,這樣的場景處處可見。全鎮以“抓黨建促振興”為主線,讓基層黨組織成為産業發展的“領航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民生實事的“勤務員”。通過“黨支部+合作社”模式,15個黃芪千畝片帶、1處3000畝高原夏菜基地落地生根;黨員帶頭結對幫扶,解決農戶種植技術、銷路難題,讓黨組織的力量滲透到鄉村振興的每一個角落。

  産業為基:激活富民強村“新引擎”

  “咱這海拔高、溫差大,種出來的黃芪品相好,藥廠都搶著要!”在高山村的加工車間裏,村民們正忙著分揀黃芪切片。2025年,隴山鎮依託獨特地理氣候,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種植黃芪2萬多畝,改造6處加工車間,讓鮮黃芪變成切片、茶飲,附加值翻了幾番。

通渭隴山:産業鋪就致富路 新風繪就幸福圖_fororder_圖片5

隴山鎮梯田航拍全景

  不止藥材,高原夏菜同樣撐起富民傘。古灣、高山村的3000畝基地裏,甜椒、貝貝南瓜和紫皮大蒜錯峰上市,畝産收益超4000元,帶動200多戶農戶增收。此外,康家屲水庫旁的民宿改造正酣,五嘬菜、蜂蜜等土特産通過直播帶貨走向全國,“種植+加工+文旅+電商”的産業矩陣,讓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項目提質:擦亮鄉村宜居“新底色”

  “以前雨天出門踩泥坑,現在巷道平了、路燈亮了,晚上跳廣場舞都有勁兒!”任馬墩村村民王桂蘭的話道出了變化。2025年,隴山鎮把項目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除了任馬墩村的示範項目,還硬化道路7.8公里、新建便民橋5座,黃窯村的排水溝渠、陳賈村的避險安置點等工程穩步推進。

  建設中,隴山鎮更注重“內外兼修”:巷道旁栽上行道樹,墻壁繪上農耕畫,閒置舊校舍變身文化廣場,既讓村莊“面子”整潔,更讓文化“裏子”厚實,宜居指數節節攀升。

  新風拂面:涵養鄉村文明“精氣神”

  “南森剛嫁女兒沒要彩禮,小兩口開起農資店,日子過得比蜜甜!”古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裏,村支書南戰田的“幸福課”總能引來村民圍坐。近年來,隴山鎮把移風易俗寫入村規民約,通過“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日”“孝善日”等活動,讓“零彩禮”“厚養薄葬”成新風尚。

通渭隴山:産業鋪就致富路 新風繪就幸福圖_fororder_圖片4

“新風”宣講會

  如今的通渭隴山,紅白喜事簡辦了,鄰裡矛盾減少了,村民茶余飯後跳廣場舞、學技術,文明鄉風浸潤鄉土,為和美鄉村注入了溫暖人心的“精氣神”。

  從田間豐收的喜悅到村莊蛻變的欣喜,從口袋漸鼓的踏實到鄉風日新的舒心,甘肅省通渭縣隴山鎮正以産業為筆、新風為墨,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續寫著宜居宜業的新篇章。隴山鎮黨委書記楊格斌表示,隴山鎮將繼續深耕特色産業、優化人居環境、厚植文明根基,讓和美鄉村的圖景更絢麗、百姓的日子更紅火。(文/圖 劉楓 樊增斌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