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單産創歷史新高 湖南早稻總産量再居全國首位
2025-08-25 09:24:30來源:湖南日報編輯:王悅陽責編:王悅陽

  國家統計局8月22日公佈了2025年早稻産量數據,其中湖南早稻播種面積1813.2萬畝,單産每畝411.5公斤,創歷史新高;總産量149.24億斤,居全國首位。

  “湖南已連續三年實現早稻總産量居全國第一位,非常不易。”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七山一水兩分田”的湖南,人均耕地僅為全國平均數的60%。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湖南各級黨政負責人帶頭抓糧食生産,把糧食增産放在重要地位。

  大力發展水稻集中育秧,全力穩定雙季稻面積,湖南成為我國雙季稻核心産區。今年我省實施新一輪糧食産能提升行動,研究推廣“六增兩控”高産技術,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加持下,推進大面積單産提升。

  技術到位,補貼加碼,種糧大戶積極性高漲。農機以舊換新、集中育秧、機插機拋作業等各項補貼,均第一時間發放到農民手中。

  在岳陽屈原管理區,農民購置一台有序拋秧機或高速插秧機,區裏補貼1.5萬~2萬元,鄉鎮再補貼1萬元。在該區河市鎮古羅城村,“95後”林林一家四口齊上陣,個個是種田高手,今年早稻又奪高産。

  在長沙市,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各地種糧農戶你追我趕比産量,對高産標兵進行表彰獎勵。長沙縣青山鋪鎮種糧大戶王穩根是去年長沙市的高産亞軍。他説,落實高産技術,購入新農機,加上好天氣,今年早稻産量更高,連常規稻都種出了雜交稻的産量。(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胡盼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