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甘谷縣,一個個建在群眾“家門口”的就業幫扶車間,正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它們以“離家近、活好幹、有錢賺”的獨特優勢,將就業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讓村民在兼顧家庭的同時實現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動力。
走進甘谷縣磐安鎮鑫惠源服飾加工車間,四十余名工人圍坐在工作臺前,熟練進行布料裁剪、領口縫製、衣物熨燙等工序,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專注。
寬敞的車間內工人正在有序工作
38歲的村民祁麗霞,曾因需照顧家中老人和孩子,無法外出務工,家庭收入長期緊張。如今,在家門口的車間就業,她的生活有了新變化。“以前在外面上班,照看不上娃娃,現在這兒開了就業車間,既能照看娃娃又能照顧老人,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塊錢,在這兒幹活心裏踏實,也給咱大夥提供了好出路。”祁麗霞説。
祁麗霞正在加工産品
甘谷縣鑫惠源服飾有限公司是磐安鎮在外創業青年楊小明帶著反哺家鄉的心願,在當地政府主動對接協調、提供支持下創辦的企業。公司聚焦羽絨服研發生産與銷售,創新採用“車間集中生産+電商主播帶貨”的産銷模式,既保障産品品質,又拓寬銷售渠道,為車間穩定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楊小明説:“2024年我註冊了商標,自己生産銷售,組織村民參加免費的縫製、裁剪等技能培訓,培訓完直接在公司上班。現在固定參與生産的村民有110多人,大多是村裏婦女。大家越熟練、加工産品越多,收入越高,不少人月入3000多塊!”
接受培訓後的工人正在彙報展示
截至目前,甘谷縣磐安鎮已在52個行政村建成18家就業幫扶車間,涵蓋服裝加工、手工編織、農産品初加工等領域,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90余個,吸納脫貧人口就業220余人,務工群眾月均收入超3000元。這些幫扶車間,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還通過技能培訓提升群眾就業能力,讓大家在勞動中找到價值,為磐安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築牢民生根基。
磐安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郭一波説:“下一步,磐安鎮會持續擦亮‘精準服務’招牌,當好‘金牌店小二’,打出‘領導包抓+政策扶持+基建賦能’組合拳,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營商環境,積極為企業解難題,把‘家門口的工廠’打造成群眾增收‘金鑰匙’、鄉村振興‘新引擎’,為鎮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持久活力。”(文/圖 朱海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