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天水秦州區:養老服務提質升級 社會治理激發基層新活力
2025-09-05 16:29: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面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天水市秦州區聚焦養老服務優化與社會治理創新,近5年來投入超6700萬元升級設施與服務,顯著提升老年群體幸福感。目前,全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11.5萬、佔比17.6%,民政工作交出了“老有所養、基層善治”的高分卷。

  養老服務品質實現飛躍。政策體系持續健全,秦州區出臺《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清單》等文件,同步實施《“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和居家社區能力提升行動。設施建設科學佈局,投入4274萬元建成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9個,新建改造敬老院4個、床位260張,入住率達86%;投入182.5萬元打造區域示範性農村互助幸福院4家及助餐點5處,形成多層次養老網絡。其中,老年助餐服務作為民生服務的重要抓手,以“五個堅持”為工作思路,通過選址優化、資源連結、多元籌措,已建成3個城市老年食堂和4個農村助餐點,月均服務3000人次,實現運營收支平衡。助餐點緊鄰老年人密集的社區,依託街道養老中心與物業、居委會共建社區服務綜合體,推行差異化折扣:特殊困難老年人6折就餐,社會化老年人分年齡段享受7至8折優惠,真正讓老年人“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實惠”;同時,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增設公益性崗位、開展膳食培訓等措施支持市場化運營,並探索“服務車變助餐車”延伸村居服務,鼓勵老年人“以勞代費”參與助餐點公益活動,構建起可持續的“幸福食堂”模式。

  服務對象不斷拓展。近五年秦州區將6.8萬名重度失能老人等納入居家上門服務項目,投入2492.4萬元為830名特困及1297名經濟困難老人提供“六助”服務,並通過消費品以舊換新完成適老化改造851戶,補貼資金639萬元。為保障助餐安全,秦州區出臺《老年助餐服務管理運營細則》等3項制度,實行“六公示”(基本信息、健康證、價格套餐、安全制度、承諾書、投訴電話)和食品48小時留樣制度,依託“互聯網+明廚亮灶”實現全流程監管,對服務品質差、隱患整改不到位的機構建立退出機制和信用懲戒,讓養老服務更貼心、更普惠。

  社會治理煥發新活力。社會組織發展提質增效,秦州區五年登記社會組織528家,登出整治低效非法機構44家,培育優質組織22家,行業協會商會減免會費65.3萬元減輕企業負擔。區劃地名工作全面加強,命名更名地名22條,投入311萬元製作標準門樓牌288.175萬隻,並完成23.5萬元地名普查檔案整理;行政區域界線管理規範高效,聯檢336.2公里縣區界,更換損毀界樁15個,維護了法定權威。此外,基本社會服務回應民生關切,婚姻登記實現“省內通辦”,婚俗改革倡導簡約禮儀;殯葬服務減免1521名困難群眾費用58萬多元,慈善事業吸納捐贈資金1968.37萬元,有力支持助困救災與助學助醫。

  從養老服務到基層治理,天水市秦州區民政工作正以創新實踐繪就民生幸福圖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文 張永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