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祁連山下是我家 | 高原食用菌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新格局
2025-09-09 18:03: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視頻攝製:周娜娜 楊陽

  近日,“祁連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經濟帶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媒體行採訪團走進武威市天祝縣,實地探訪松山鎮食用菌産業發展現狀。

  天祝縣,地處甘肅省武威市南部,作為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單元的交匯點,依託獨特的冷涼氣候資源優勢,成功將高原食用菌培育發展為縣域經濟支柱産業。通過全鏈條佈局、科技賦能和機制創新,該産業不僅實現産值從2021年2.67億元到2024年8.39億元的跨越式增長,更帶動2.1萬名群眾戶均增收2.5萬元以上,為西北地區特色農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實踐樣本。

武威天祝:高原食用菌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新格局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09_144535_558

食用菌生産産業園

  發揮資源稟賦優勢 構建産業核心競爭力

  天祝縣海拔2040至4874米的獨特地理環境,使其成為中低溫型食用菌理想産區。依託距蘭州、中川機場、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口岸均100公里的區位優勢,以及蘭新鐵路、G30高速等交通網絡,形成原材料採購與産品流通的快速通道。更關鍵的是,通過科學規劃種植週期,與中南部産區形成“錯峰上市”格局,填補了南方市場季節性空白,産品價格穩定性提升30%以上,顯著增強市場競爭力。

  全鏈條佈局産業體系 夯實規模化發展根基

  天祝縣總投資7.6億元建成9個菌棒生産産業園和1處精深加工研發中心,培育22家合作社、23家家庭農場,形成覆蓋南陽山片區及朵什、西大灘等鄉鎮的産業帶,建成智慧化養菌設施2萬立方米、冷鏈倉儲3.8萬立方米,配套3000座標準化種植大棚,構建起“菌種培育—菌棒生産—標準化種植—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的現代産業鏈。2024年實現袋栽食用菌9000萬袋、畦栽30萬平方米的規模化生産,産量達8.26萬噸,産業規模三年增長超200%。

武威天祝:高原食用菌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新格局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09_144519_831

菌棒種植大棚

  創新聯農帶農機制 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天祝縣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建立“産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聯動機制。通過龍頭企業引領,帶動5000余戶群眾參與産業,創新推行“村集體統管分租”模式,盤活閒置日光溫室660余座、畜棚780座。在天祝縣松山鎮試點“在冊不到戶”管理模式,解決大棚閒置難題,使種植農戶從2022年47戶增至881戶,形成“企業帶動、農戶參與、集體增收”的良性循環。

武威天祝:高原食用菌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新格局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09_144551_716

農戶分揀食用菌

  強化科技支撐體系 引領産業高端化發展

  天祝縣成立高原食用菌研究院,構建“研究院+科研院所+企業+人才”産學研平臺,引進羊肚菌、金耳等37個新品種,規模化栽培品種達9個;舉辦全省高原食用菌産業高品質發展研討會,邀請國家食用菌産業70余名專家蒞臨現場指導;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培訓機制,培育技術骨幹4000余人,推廣物聯網智慧監測系統,推動種植從經驗管理向數據管理轉型,讓新品種較傳統品種增産15%以上。

  打造區域公用品牌 拓展市場增值空間

  2019年天祝縣獲評“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發佈“天祝原生”區域公用品牌,3個企業商標入選“甘味”品牌目錄。通過綠博會、蘭洽會等平臺推廣,“聖雪臣祥”香菇獲綠博會金獎。建立全國性銷售網絡,開發香菇醬、凍幹食品等精深加工産品,年加工産值達2100萬元,推動産業從初級産品向高附加值領域延伸,品牌溢價能力持續提升。

武威天祝:高原食用菌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新格局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09_144412_898

食用菌

  天祝縣的實踐表明,特色農業産業化需立足資源稟賦,通過全鏈條佈局夯實基礎,以機制創新激發活力,用科技賦能提升價值。該縣構建的“錯峰競爭—規模生産—科技支撐—品牌增值”發展模式,不僅實現食用菌産業從零星種植到10億級支柱産業的跨越,更開闢了“産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振興新路徑,為西部高原地區特色農業現代化提供樣本。(文 曹宏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