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嘉峪關:以“稅”為擎 驅動製造業“智”勝未來
2025-09-12 17:25: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嘉峪關工業園區內,機器轟鳴、塔吊林立,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産建設景象。綠色智慧改造項目高效運轉,600萬噸氧化鋁項目一期順利試産,精密設備正發往省外焦化企業......這座西北工業城市,正以堅實的産業升級步伐,展現著製造業的蓬勃韌性與無限活力。這也是嘉峪關市稅務局精準服務實體經濟、護航企業合規經營,為製造業提供堅實保障、注入穩定力量的真實寫照。

  精準“施肥” 推動産業鏈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走進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儲運部嘉東料場綠色智慧化改造項目現場,智慧刮板機精準作業,全系統自動化控制將作業效率提升50%以上。這場投入超17億元的綠色轉型,背後是稅費優惠的持續賦能。

  “從環境保護稅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到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我們都能在電子稅務局收到稅務部門的精準推送,並得到詳細解讀。”公司財務人員張學鵬表示,“僅2024年,公司享受環保稅優惠減免額就達300余萬元。”嘉峪關市稅務局“強基工程”構建的政策精準滴灌機制,正有效支撐著製造業智慧化升級的關鍵步伐。

嘉峪關:以“稅”為擎 驅動製造業“智”勝未來_fororder_640

稅務人員為企業財務人員做政策專題輔導

  民營企業嘉峪關市長城望宇爐業有限責任公司先進的陶瓷焊補、噴補技術,實現了在1200攝氏度高溫下,對煉焦焦爐破損部位直接“焊接”,其技術研發創新之路也離不開稅收支持。嘉峪關市稅務局“專精特新”服務專班針對企業技術攻堅、設備外銷中的稅收需求定制方案。企業財務人員楊琳説:“稅務人員指導研發費用歸集,幫助我們合規享受企業所得稅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近三年我們加計扣除額年均近40萬元。”稅收杠桿有效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推動産業鏈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循環“護航” “環保包袱”轉化為“經濟增量”

  在甘肅潤源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固廢處理基地,大塊的鋼渣經破碎、磁選、研磨等工序蛻變為高性能混凝土摻合料,原本嗆鼻的除塵灰搖身變成輕質隔墻板的核心原料,連含有重金屬的危險廢物也在專業處置線中完成無害化處理,轉化為可再利用的工業輔料。這條循環經濟鏈的暢通,得益於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的有力支持。

  “綜合利用資源生産産品取得的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計收入,以及西部大開發鼓勵類産業減按15%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提升了綠色産品的市場競爭力。”企業財務人員王睿介紹道:“2024年公司綜合利用資源生産産品減計收入達百萬元,稅務部門通過比對固廢處理量與收入申報數據,提示我們完善臺賬,確保政策適用無偏差,反哺了企業技術研發。”

  水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同樣稅惠“涌動”。嘉峪關宏晟電熱有限責任公司中水深度處理項目通過先進技術提升水資源效能,環保專用設備所得稅抵免政策為其降本增效助力添翼。2024年專用設備可抵免稅額超30萬元。嘉峪關市稅務局在電子稅務局中對循環經濟項目退稅實行“報退合一、自動預審”,確保政策紅利精準落地,“環保包袱”真正轉化為了“經濟增量”。

  服務“築基” 主動合規內化為企業核心管理能力

  甘肅嘉唐鋁業有限公司“嘉唐鋁業600萬噸氧化鋁項目”建設現場電焊火光四濺,新廠房拔地而起,工程車輛穿梭不息。這個省市級重點工程的快速推進,凝結著稅務部門“強基工程”鍛造的服務效能。“從立項到試産,稅務項目服務團隊全程護航。施工設備抵扣、企業所得稅申報預填等都有專人指導,‘線上+線下’即時答疑輔導模式,讓企業財務人員少走了彎路。”項目負責人李章宏讚嘆道。

  嘉峪關市稅務局借力大數據監測功能,探索建立製造業企業分級預警機制,為企業實現風險早識別、早化解提供服務保障。公司財務負責人邸雲龍表示:“稅務人員提示我們規範工程發票備註信息,避免了後期抵扣風險。同時輔導我們進一步完善財稅內控制度,幫助企業走好合規經營之路。”

  從酒鋼固廢資源化利用的循環實踐,到宏晟電熱的新能源轉型探索,從嘉東料場的智慧化升級,到氧化鋁項目的全鏈佈局,稅收部門將持續優化“政策+服務+監管”模式,為嘉峪關製造業的轉型發展注入持續動能,驅動製造業“智”勝未來。(文/圖 畢童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