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天水市甘谷縣禮辛鎮:穗海流金映豐收 旱作農業繡豐年
2025-09-17 16:22:0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金秋時節,天水市甘谷縣禮辛鎮河溝村的田野裏,一片金黃璀璨,玉米稈挺立如戰士,沉甸甸的穗子垂首含笑。2025年,憑藉旱作農業技術的全面推廣和政府的精準扶持,這片土地迎來了玉米的“黃金豐收季”。 

甘谷縣禮辛鎮:穗海流金映豐收 旱作農業繡豐年_fororder_3_20250917104951_AI看圖

玉米種植基地

  時下,甘谷縣禮辛鎮河溝村的玉米種植基地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村民們穿梭在田間地頭,或掰下玉米棒,或割倒秸稈,忙碌的身影與連片的金黃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秋收畫卷。

  “2025年政府給咱農民發了地膜、籽種,技術支持也到位,我這10畝苞谷長得格外好!”河溝村村民李祥順一邊麻利地掰著玉米,一邊分享自己的喜悅。他算了一筆賬:2025年玉米畝産可達2500斤到3000斤,10畝地總收成預計能賣兩萬五到三萬元,李祥順的話語中滿是對政府和農業技術的認可。

甘谷縣禮辛鎮:穗海流金映豐收 旱作農業繡豐年_fororder_33_20250917105035_AI看圖

豐收的玉米

  河溝村的豐收並非偶然。近年來,甘谷縣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深入探索旱作農業發展路徑,通過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全膜玉米覆蓋技術、實施土壤肥力提升工程等舉措,持續優化農業支持政策,加強農技服務與市場對接,全力築牢糧食安全防線,繪就鄉村振興的豐收新圖景。

  “旱作農業是禮辛鎮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抓手。”禮辛鎮副鎮長金鑫表示,禮辛鎮大力推廣糧飼玉米和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集中連片打造1.5萬畝旱作農業示範區,通過科學種植和精細管理,實現畝均增收顯著提升,不僅保障了糧食産量,更帶動了村民收入增長。(文/圖 王永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