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遂昌推出林事共享服務中心數字化平臺 林農有需求,一鍵呼叫“林事滴滴”
近日,在遂昌縣三仁畬族鄉高碧街村的竹林中,村民吳建峰注視著一架無人機穩穩吊起近80公斤重的毛竹,精準飛向指定地點。不久前,他通過手機端“遂林事”平台下單無人機吊運服務,親身體驗了從指尖操作到現場服務的全流程林事服務變革。
吳建峰説,因為山路陡、竹林密,以前運毛竹全靠人力扛下山,既費時間又耗體力。如今,只要在“遂林事”平臺一鍵下單,無人機服務隊馬上就來了。“無人機一天就能輕鬆吊運貨物13噸,相當於20多人的工作量。”現場從事低空吊運服務的負責人羅佳説。
遂昌森林覆蓋率高達83.51%,被譽為“浙南林海”。林業生産涉及種植、管護、採伐、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傳統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多樣化需求。8月中旬,遂昌創新推出林事共享服務中心數字化平臺“遂林事”,旨在破解傳統林業生産的痛點難點。
打開手機微信中的“遂林事”小程式,記者看到首頁設置了“勞務”“農資”“林機”等板塊,還有“政策資訊”“專家服務”“林技通”“智慧問答”等實用板塊。其中“智慧問答”功能融合了AI技術,可實時解答林農的常見問題。
“‘遂林事’平臺相當於林業領域的‘滴滴’,破解了供需兩端的‘打車難’與‘接活難’。”遂昌縣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林業事務服務科科長程曉雲介紹,林農足不出戶即可實現一鍵下單,便捷呼叫專業林業服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臺堅持公益性原則,不向林農和服務隊伍收取任何佣金。
在遂昌縣金竹鎮農事服務中心內,一台大型油茶果剝殼機正在倉庫中高效運轉。提供服務的雙強公司服務隊負責人謝雄鈞介紹,自從加入“遂林事”平臺,他們的設備利用率提高了不少,以前需要一個村一個村地跑業務,現在可以直接在平臺上接單。
目前,該平臺已覆蓋遂昌縣11個鄉鎮,匯聚了15支林事服務隊伍,提供包括無人機吊運、測繪、植保等在內的11類服務項目。(記者 黃彥 共享聯盟·遂昌 潘爽依 縣委報道組 朱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