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9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將在杭州大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數貿會以“在數貿會看見創新未來”為主題,展覽總面積達15.5萬平方米,策劃1個主題展區及人工智能、數字文娛、數智出行等7大特色産業展區,覆蓋數字訂購貿易、數字技術貿易、數字服務貿易、數字産品貿易和數據貿易五大前沿領域。
在這場數字貿易盛會上,來自全球的朋友如約而至,他們不僅帶來新産品、新技術,更生動詮釋著開放合作共贏與産業生態融通的全球趨勢。24日下午,記者提前來到展會現場,真切觸摸科技、感知未來。
不走尋常路的數字新品,將不可能變可能。
在主題展館中,記者穿上宇航服去“太空”,試著向“月球”許願。這是來自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所展示的“全球數貿星座”計劃。該展臺負責人陳軍睿説,這是全球首個為數字貿易量身打造的AI原生衛星星座,能夠在太空實時理解它所看到的海量光譜數據,無需將原始數據傳回地面。預計2029年前後,人們可以在太空實現掃碼支付。
勾拳、踢腿、閃躲……在拳擊展臺上,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進行拳擊比賽,每個動作乾淨利落,現場圍觀人群紛紛拿起相機拍攝精彩瞬間。另一側,一張擁有豐富表情的機器靈動臉正在“眉目傳情”。記者試著給人形機器人戴上類似滑雪鏡的設備,其顯示屏便出現了用戶的面部,無論用戶是做誇張的表情,還是細膩的情感,都能實時、立體地投射到螢幕上。“未來機器人不僅是工具,更是有溫度的夥伴。”萬有引力(寧波)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行銷總經理張武龍説。
轉身來到“深海”展臺,一艘“夢想”號模型船讓人大開眼界。這是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超深水大洋鑽探船,具備全球海域無限航區作業能力,最大鑽深達11000米,且具備勘探深海油氣、試採天然氣水合物等多項功能,就像是一座“海上移動國家實驗室”。
在數字化浪潮下,數字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隨著低空經濟“飛”得更好更穩,低空物流不斷重塑消費場景。在數智出行展區,一個大型的杭州城區沙盤格外引人注目。只見沙盤上燈光閃爍,清晰標注出全市公共無人機起降樞紐網,包括已建成的夢想小鎮、錢江世紀城等4個起降場,規劃中的拱墅申花、濱江海創基地等11個起降場,以及多家企業的無人機航線網。
杭州低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晨告訴記者,數貿會期間,還會有無人機送外賣直播。“大家可以親身參與無人機即時配送的全流程體驗,現場下單後實時觀看從接單到起飛、配送的完整過程。”劉晨説。
現場,不少無人機、空中巴士等飛行器底下鋪著一塊藍灰色的拼接“地毯”。“這是內含人工軟骨材料的ACF快拼式停機坪。”浙江聖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經理葛齡雅説,該停機坪是由一塊塊正方形“模組”拼接而成,就像拼圖一樣。每一塊通過專利卡扣銜接,可拼可拆,一般小型航空器起降坪只需拼接半小時左右。使用後可以將它們拆開疊起收納,並實現隨身攜帶。“未來,低空出行將會越來越便利。”她説。
“以後去海島,可以‘滴滴打船’了。”在一艘黃色的遊艇上,浙江奧立安新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樓軍龍介紹,這艘船能夠選擇甲醇與汽油雙動力,甲醇作為綠色、低碳能源,其應用不僅減少了碳排放,還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登上游艇,記者發現其內部就像間豪華房,餐廳、臥室、洗漱臺等一應俱全,可容納12人。樓軍龍透露,價格不貴,只需買一輛車的錢。“第一批遊艇將很快在浙江的內河投用。”他説。
數字創新,離不開“全球”二字。
本屆數貿會預計有4萬名專業客商到會採購,其中國際客商超1萬名,遠超歷屆。國際化程度的提升,也帶動絲路電商館“擴容”,並首次設立AIGC賦能中心,讓“AI驅動效率變革”變得更加可感、可用。
樂其集團、中遠海運、物産中大雲商、謙尋控股、遙望科技等企業紛紛亮出最新成果,包括批量生成商品上架圖片、一鍵生成商品行銷文案等。記者發現,從診斷到落地,從生産到行銷,不同規模、領域的外貿企業都能享受AI紅利。
在今年首次設立的智慧物流展區,記者看到了杭叉集團的新能源叉車、智慧倉儲解決方案,也看到了新石器慧通的無人車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及L4級自動駕駛技術,每一個藏著顛覆傳統物流的最新科技。
以網文、網劇、網遊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樣”,是數字文娛展區的重中之重。騰訊、網易雷火、電魂網絡、咪咕數媒、華策集團等58家企業攜優質作品亮相,讓人目不暇接。在浙江文投光影空間的M511未來實驗室,記者遇到外籍主播蘇黛,她戴上VR設備,“走進”虛擬復現的西泠印社,直言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直觀的認知。
走進數字醫療展區,記者看到三台白色櫃機並列放置,一旁的電腦螢幕上正在自動檢測細胞參數。德適生物創始人宋寧介紹,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無人值守細胞實驗流水線。他還透露,在本屆數貿會上還將首發全球參數規模最大的通用型醫學影像基座模型iMedImage,覆蓋19種主流影像模態,支持90%以上的臨床場景。
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將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杭州,見證“數字貿易、商通全球”的全新篇章。(記者 張源 胡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