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穩進向好 社會安定有序 六大亮點,一覽浙江“十四五”成績單
五年時間,6000多萬浙江人,能書寫出一張怎樣的答卷?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將舉行浙江省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浙江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9月26日,記者從首場發佈會了解到,過去的五年是浙江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浙江深入踐行“八八戰略”,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深入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等“十項重大工程”,成功舉辦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經濟穩進向好、社會安定有序。
根據對“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評估,浙江各項目標任務實施總體符合預期,呈現出六大亮點。
亮點一: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
“這五年,我們始終把高品質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堅定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擔當,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杜旭亮表示。
從經濟總量看,浙江五年連續跨越7萬億、8萬億、9萬億元3個大臺階,今年預計可達9.5萬億元左右,佔全國份額提升至6.7%左右。
從經濟增量看,“十四五”期間浙江經濟總量增長接近3萬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杭州加一個台州的經濟體量。
五年時間連跨3個大臺階,離不開浙江在重大項目投資上的智慧和眼光。“十四五”期間,浙江項目投資預計年均增長9%以上,高於面上GDP增速3個百分點左右。比如突出戰略導向,杭紹甬高速、滬蘇湖高鐵、杭州地鐵三期、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竣工投運。
民營企業也是浙江經濟的重要支撐。2025年上半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67%以上的生産總值、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進出口、85%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貢獻高於“十三五”時期。
亮點二:新質生産力煥發新動能
發佈會上,一組數據引起記者注意: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佔規上工業比重達三分之一,培育形成現代紡織與服裝、綠色石化、高端軟體、智慧物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5大萬億級産業集群。以新能源汽車為例,2024年我省産量超過92萬輛,比2020年增長了12倍。
這些數據,共同指向一個詞——創新。過去五年,浙江錨定全面建成高水準創新型省份,努力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把創新擺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具體來看,浙江抓住人工智能這個關鍵變數,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兩篇大文章”,加快構建浙江特色現代化産業體系,努力讓創新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先行的鮮明標識。
系列舉措讓浙江創新活力迸發,區域創新能力提升至全國第四。
亮點三:人民生活獲得新改善
浙江是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共同富裕示範區。“十四五”期間,在縮小“三大差距”、讓城鄉區域更加協調上,浙江不遺餘力,人民生活獲得新改善。
從省域看,浙江建成杭州西站、杭溫高鐵、杭衢高鐵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強化省域一體發展;從區域看,深化山海協作,山區海島縣實現GDP縣縣破百億元,設區市之間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至1.54;從富民增收看,2024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24年、40年居各省區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1.96縮小至1.83。
“突出共同富裕。”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曙明表示,浙江聚焦群眾所盼領域,紮實推進一批惠民生的重大項目建設。比如,浙江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公共服務“七優享”,紮實辦好民生實事。其中,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重大項目每年投資1000億元以上,建成使用保障性租賃住房74萬套。
亮點四:發展活力得到新增強
浙江是吃改革飯、走開放路發展起來的。這五年,浙江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以開放的姿態拓展發展空間,讓全省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改革動能持續釋放。浙江聚焦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民營經濟32條”,深化信用浙江建設,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全國工商聯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浙江連續4年排名第一。民營經濟“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數量連續27年全國第一。
開放能級顯著提升。這五年,浙江突出平臺提能、樞紐建強、模式創新,加快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面對外貿變局,浙江打好“穩拓調優”組合拳,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年進出口總額突破5萬億元,出口占全國份額提高至15.3%。
亮點五:文化軟實力實現新提升
浙江不光是經濟熱土,還是“文化名邦”。這五年,浙江立足深厚人文資源優勢,始終以文化建設“八項工程”為統領,加快建設高水準文化強省,浙江文化的感染力、影響力全面提升。
不少“大事”,仍歷歷在目。猶記得,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向世界奉獻了一場“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良渚論壇”等重大文化活動平臺,進一步提高了浙江在全球的知名度美譽度;網文網劇網遊等文化“新三樣”成功出海,《黑神話:悟空》成為全球現象級“爆款”産品,浙江文化及相關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升至7.2%。
在涉及文化軟實力的重大項目投入上,浙江也很舍得花錢。比如貼近百姓建成1600多家城市書房、1.8萬餘家農村文化禮堂,還建成投運亞運場館等一批標誌性文體項目。
亮點六:美麗浙江展現新面貌
提起浙江的生態環境,不少人會豎起大拇指。
如今的浙江,開窗見綠、出門見景,全民共享生態福祉;到公園休閒觀光、鍛鍊身體,低碳騎行、野外露營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新時尚。
美麗浙江不光體現在生態環境上,還有發展理念和模式上。
“浙江能源結構更優。”省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海濤表示,這五年,在供給側,浙江大力發展核電、光伏、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歷史性超過火電比例,五年提升了近20個百分點,光伏取代煤電成為了第一大電源。在消費側,則持續推進節能減煤降碳工作,煤炭消費佔比低於全國15個百分點左右,用電量中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五年來,浙江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省,“藍色循環”再獲聯合國最高級別環境獎項“地球衛士獎”。綠色已然成為浙江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之年。記者了解到,浙江接下來將堅持思想引領和戰略牽引相統一、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相統一,著力破解資源要素缺乏、發展動能減弱等新的“成長煩惱”,把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各項部署安排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浙江下一個五年行穩致遠。(記者 鄭亞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