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甘肅省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2025-10-27 09:50:50來源:甘肅日報編輯:薛陽責編:薛陽

  原標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我省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連日來,甘肅省廣大幹部群眾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大家表示,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真抓實幹、奮楫篤行,加力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

  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勇利表示,將積極謀劃招引一批重大産業項目,以構建“3+2”現代産業體系作為有力抓手,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強化規劃協同和政策引導,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特色優勢産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數據信息等新興産業;合理規劃、精準培育和錯位發展未來産業。促進傳統産業加快“煥新”、新興産業加速“領跑”、未來産業加力“生根”。

  嘉峪關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雷麗鵬表示,將緊緊圍繞“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主動謀劃、狠抓落實,確保全會的各項部署在嘉峪關市落地見效。嘉峪關市將廣泛聽取群眾呼聲,吸納基層實踐經驗,凝聚社會各界智慧,高品質完成嘉峪關市“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同時,積極爭取重大政策、重點項目,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與全省發展大局中塑造發展新動能、提升城市競爭力。

  天水市清水縣縣委書記李菊霞表示,清水縣將緊盯建設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示範區目標,加快高水準農業産業佈局,因地制宜做大幹鮮果、食用菌、小麥育種、漢麻等産業,健全“企業+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富農機制,促進産業全鏈條提質增效、全環節帶農增收。同時,深入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統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庭院”建設及鄉村治理,用實際行動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全會提出,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

  金昌市委書記王方太表示,“十五五”時期,金昌市將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推動“中國鎳都”全面轉型高品質發展有機融合,以市企融合為抓手,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和産業賦能行動;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育提升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2個千億級産業鏈,數字經濟、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和高品質菜草畜4個百億級産業鏈的“2+4”現代化産業集群,並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推進;同時,通過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效益佳的重大項目,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積聚發展新動能。

  白銀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學雄表示,白銀高新區作為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的主要承載區,“十五五”時期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奮力打造全省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高地。要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推動有色金屬、化工等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健全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打造循環化工、生物醫藥、特色新材料等優勢産業集群;推進低空經濟、大數據等新興産業建鏈延鏈補鏈;聚焦減污降碳、污染物治理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張掖市紀委常務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劉煜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自覺知責履責、盡職盡責。緊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關鍵任務,聚焦鄉村振興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項目和環節,切實增強監督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精準監督、靠前監督,推動決策部署落地落實,以新作為新成效服務於鄉村振興,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甘南州合作市佐蓋曼瑪鎮黨委書記石永剛表示,佐蓋曼瑪鎮將立足産業基礎,堅定不移推進“牧旅”融合,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擦亮鄉村振興“金字招牌”;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補齊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短板;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調解網絡,提升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率,為人民群眾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煜宇 于曉明 安東 謝曉玲 夏丹丹 侯洪建 蔡文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