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田溫溪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開工 建一條客貨分流的快速通道
日前,青田溫溪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作為青田東部路網銜接的“關鍵落子”,該項目總投資7.74億元,路線全長5.64公里,將通過新建隧道、斜拉橋與互通立交,系統突破區域交通瓶頸,全面提升溫溪與溫州、麗水等地的連通效率。
“溫溪是青田的工業重鎮,貢獻了全縣六成以上的規上工業産值。但快速發展的工業也帶來了交通壓力。”施工現場,溫溪組團管委會規劃建設組副組長章定雲望著鎮區主幹道上川流不息的貨車,直言現狀亟待改變。據介紹,現有的溫溪大橋建於2004年,通行能力早已飽和,難以滿足當前運輸需求;加之所有往來溫州、麗水方向的大型車輛都需穿鎮而過,導致交通擁堵與安全隱患日益突出,“解決‘大車穿城’問題,既是項目啟動的初衷,也是最迫切的民生訴求。”
根據規劃,項目將通過建設兩座總長3118米的隧道和一座跨越甌江的獨塔斜拉橋,實現過境貨車與城鎮交通的“人貨分流”。據青田溫溪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負責人方昂介紹,項目建成後,將串聯新老330國道、S333省道和金麗溫高速青田東互通,形成一條東連溫州港、西通麗水市區的快速通道,成為集公路、客運、公交于一體的現代化交通樞紐。
“工程涵蓋隧道、高架、跨高速頂推等多種複雜施工工藝,其中獨塔斜拉橋施工難度最大。”方昂説,橋梁建成後,通航孔寬度將達110米,橋下凈空大幅提升,使甌江此段航道滿足三級航道通行要求,可通行千噸級船舶,極大提升水運能力。
對企業而言,這條新通道意味著實實在在的效益。章定雲算了一筆賬:目前企業的原材料和産品運輸都要在鎮區道路上耗時排隊,新路開通後預計物流成本可下降10%至15%,運輸時效也會明顯提升。
除了交通功能的提升,項目還將帶動周邊區域整體發展。章定雲指著規劃圖向記者介紹,未來,樞紐周邊將建設技工學校、綠地公園、商業綜合體、高品質居住區等一系列配套設施,逐步形成“三橫三豎”的路網格局,全力打造青田東部現代化城市副中心。
據悉,該項目計劃建設工期為三年。建成後,溫溪至溫州市區的車程預計將縮短約15分鐘,區域交通網絡將得到進一步完善。(記者 葉錦霞 縣委報道組 周靖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