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隴南宕昌:古道紅路 激活山水靈韻“文化臍帶”
2025-11-11 16:11:0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群山巍巍,白龍激蕩。隴南的路,是山水間舒展的綢帶,一頭係著秦巴蒼翠,一頭連著白龍江澄澈,在隴南山地的褶皺裏舖展八縣一區的故事。而在宕昌,路更是串聯歷史文脈、激活山水靈韻的“文化臍帶”——國道212線沉澱三國風雲與羌韻古史,省道209線(南臘公路)鐫刻長征史詩與振興新篇,讓每一段車程都成為歷史與當下的對話。

宕昌公路

  黨建引領鑄魂,紅色文旅再啟新程。在一代代公路人的傾心守護中,宕昌見證著道路由“通”到“暢”的變遷;在頂烈日鬥嚴寒的拼搏場景裏,紅色文化正深度融入現代養護的壯美畫卷。宕昌公路段錨定“隴之道”公路養護品牌目標,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投身“紅色旅遊路”創建,圍繞轄養S209線精耕細作,深入推進路旅融合發展,充分挖掘沿線紅色元素、自然資源與人文底蘊的稟賦優勢,聚焦主責主業和項目建設,深化公路服務內涵,拓寬國省幹線養管新思路,探索路旅融合新方向。 

  宕昌的路,是攤開的千年史書。國道212線官亭鎮峽谷旁,鄧鄧橋遺址崖壁上的棧道孔穴清晰如昨,鄧艾父子鑿崖伐蜀的拓路精神藏于鑿痕之間;侯兒壩摩崖石刻“天沆永博”四字雄渾,承載著康熙年間羌人拓路奮爭的文化記憶。省道209線大拉樑上,紅軍長征浮雕在山間綿延,1935年紅軍攻克臘子口後沿此線抵達哈達鋪,作出“到陜北去”的關鍵決策,如今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已成為紅色研學“打卡地”,讓長征精神化作可感可傳的“活教材”。 

鄧橋遺址

  “蜀道難”的舊諺,早已被宕昌的公路發展改寫。國道212線、省道209線與G75蘭海高速如銀鏈穿梭,將官鵝溝的飛瀑流泉、臘子口的蒼松翠柏帶出深山,讓“綠水青山”變身“金山銀山”。南臘公路沿線的漢、藏、回村寨借路興産,“紅軍鍋盔”小攤飄出麥香,黨參、花椒等農特産品通過公路走向遠方,公路如毛細血管般,讓鄉村資源與遊客需求精準對接。 

  “三色南臘”的品牌標識,讓公路之旅升級為沉浸式體驗。紅色的精神底蘊、綠色的生態根基、橘色的責任擔當在大拉服務區交融:新能源車充電樁、膠囊艙休息區、醫聯體服務一應俱全,“司機之家”讓過往司機告別路邊小憩,在熱茶與休整中感受溫情;土特産區裏的民俗風物,讓公路成為文化傳播的紐帶。

  從三國鑿石為路,到紅軍浴血開路,再到黨建引領下的匠心護路,宕昌的公路早已超越通行本身。車水馬龍的“三色南臘”、遊人如織的官鵝溝、熙攘的小吃街、屹立的鄧鄧橋,都是公路賦能發展的生動注腳。當朝陽升起,橘色養護車行駛在路上,修補路面的同時,更在續寫“路與文化”的篇章。每一寸公路的延伸,都是對歷史的致敬,對未來的承諾——讓文化因路而興,讓山水因路而活,讓生活因路而美。 (文/圖 劉國慶 董紅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