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隴南宕昌:“智慧+服務”繪就文旅融合新圖景
2025-10-10 16:26: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2025國慶中秋“雙節”期間,隴南市宕昌縣以壯美的山水風光為底,以精細的服務保障為筆,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的亮眼答卷——10月1日至8日,全縣共接待人數68.91萬人次,同比增長42.5%,綜合旅遊收入38934.15萬元,同比增長43.8%。

隴南宕昌:“智慧+服務”繪就文旅融合新圖景_fororder_1f63677a7d4445eaba8efa425de68271

隴南官鵝溝美景

  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文旅+康養”“智慧+溫情”“志願+服務”的深度融合,更折射出宕昌縣打造甘肅文旅名片的實踐經驗。

  文旅+康養:把“本地優勢”做成“服務亮點”

  “爬3小時山路,泡個當歸藥浴、喝杯黃芪茶,比啥都舒服!”四川遊客趙女士在官鵝溝娥嫚驛站的感嘆,道出了宕昌“文旅+康養”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宕昌縣依託“千年藥鄉、紅色聖地”稟賦與綠色生態優勢,構建起了“1個健康養生服務中心+1家康養醫院+5家康養民宿+20個康養驛站”的全域服務體系。“雙節”期間,20個康養驛站接待超8000人次,2200余名遊客體驗中醫理療。

  宕昌縣健康養生服務中心主任張永發説:“我們不只是賣風景,更是把本地資源變成遊客能‘觸摸’到的體驗,這才是留客的關鍵。”

  智慧+溫情:以“精細保障”守住“遊玩舒心”

  “您看大數據屏,鵝嫚溝現在客流少,我給您規劃條不繞路的路線。”在宕昌西高速路口,幾名志願者對著手機上的實時客流熱力圖,為老年遊客規劃行程——這是宕昌“智慧+溫情”保障的日常切片。

  為應對客流高峰,宕昌縣提前制定運營與應急預案,以景區指揮中心的大數據平臺為核心,實時調度車輛接駁、更新景點客流;同步聯動公安、文旅、交通、衛健、鄉鎮等部門,推行“空地一體、數智聯動”安保模式,還開放主城區公共機構停車場,解決“停車難”等節假日難題。

隴南宕昌:“智慧+服務”繪就文旅融合新圖景_fororder_d124ed1657d6b8eea8b9832a3fd516d4

宕昌縣聯合多部門推行“空地一體、數智聯動”安保模式

  在官鵝溝遊客中心,印著景區logo的定制月餅免費發放,身著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與遊客合影,圓月剪紙與遠處雪山同框——科技的精準與人文的溫度,讓遊客“玩得順暢,更玩得暖心”。

隴南宕昌:“智慧+服務”繪就文旅融合新圖景_fororder_790f654d1105596a399900e7425d636c

身著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為遊客發放月餅

  志願+服務:讓“紅馬甲”成為“流動風景”

  “雙節”裏的宕昌,最亮眼的莫過於穿梭在景區、交通樞紐的“志願紅”。

  539名志願者堅守9個服務點,8天累計服務超8.3萬人次:在雷古山觀景臺,他們遞上導覽圖,提醒遊客“10點有官珠娥嫚實景演出”;在高速路口,他們幫老年遊客操作線上預約;在哈達鋪火車站,他們叮囑遊客“山裏晚上涼,記得添衣”。

  “雖沒和家人過節,但遊客的一句‘謝謝’就值!”連續5天在崗的志願者小李的話,道出了這群“服務者”的初心。社會力量的主動參與,不僅緩解了景區服務壓力,更讓“奉獻精神”成為宕昌文旅的“軟實力”。

  品質+體驗:産業提檔升級激活文旅消費

  近年來,宕昌縣依託良好的生態旅遊資源,完善旅遊服務功能,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景區的品質和接待能力,先後實施景區道路改造、溝道治理、人車分離步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9D玻璃橋、球幕影院、雷古山客運索道、野奢度假酒店等一批旅遊設施,為遊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

  官鵝溝大景區的發展,帶動了景區9個行政村的鄉村振興,讓當地村民共享綠色發展成果。目前,全縣建成農家樂96家、農家客棧137家,發展民宿床位8000多張,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服務業人數達到4000余人。

  如今的官鵝溝大景區,已形成“春賞杜鵑、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戲冰雪”的四季旅遊格局。

隴南宕昌:“智慧+服務”繪就文旅融合新圖景_fororder_b224e34c28e531d191978a5a0f1f65e7

官鵝溝紅葉與雲海美景

  這個“雙節”,宕昌縣的實踐印證了一個道理:好的文旅體驗,既要“有山水可看”,更要“有溫度可感”。從本地資源轉化為服務優勢,到以科技賦能精細保障,再到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服務,宕昌縣用“真心”換“口碑”,不僅讓遊客記住了官鵝溝的紅葉與雲海,更讓“宕昌服務”成為甘肅文旅名片上最鮮明的底色。(文/圖 劉國慶 張吉平 董紅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