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山丹縣坐擁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年均日照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是建設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天然沃土。近年來,該縣牢牢把握綠色能源發展機遇,錨定“風光水火氫醇”多能互補和“發輸儲用造”一體化發展思路,全力打造百萬千瓦級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推動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發展優勢。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集中式光伏電站11座、風電站1座,新能源總裝機容量達94.8萬千瓦,佔電網電源裝機比重100%,成為區域清潔能源供應的核心支撐。
在東樂北灘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成片光伏板年均發電量突破18.86億度時,産值約5億元。既有項目滿負荷運轉的同時,新項目建設緊鑼密鼓:總投資5.3億元的甘肅輝通光伏項目預計12月底並網投運,配套儲能電站將進一步提升電力消納能力;總投資5.2億元的張掖LNG儲備中心二期項目已于7月26日正式投産運營,為能源儲備再添保障。更值得關注的是,300兆瓦/1200兆瓦時獨立共享儲能項目已完成電池倉基礎施工,該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6.56萬噸,節能效益顯著。
該縣通過精準招商,成功引入全釩液流儲能、汽車充電樁等裝備製造企業,培育新能源集中運維服務主體,構建起從核心裝備生産到電站建設、運維服務的完整産業鏈。目前,全縣已建成儲能電站2座,在建及規劃儲能項目2座,“發儲用造”協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輝宇建業光伏電站投運近三年來,累計發電4.2億度,較同發電量火電廠節約標煤1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68萬噸。按照規劃,到2025年底,山丹縣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104.8萬千瓦,年發電能力達16.77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標煤消耗近16.9萬噸。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讓縣域生態底色更加鮮明。
展望未來,山丹縣正全力推進“十五五”時期第一批100萬千瓦以上新能源指標申報,花草灘光伏、風電規劃區開發即將啟動,330千伏匯集站等配套設施加速落地。這座在戈壁上崛起的“光儲之城”,正以更堅實的産業基礎、更完整的産業鏈條,在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河西走廊新能源産業發展譜寫新的篇章。(文 楊愛民 劉治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