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的菊花基地內,農戶趕在寒潮到來前忙著採摘金絲皇菊。
浙江日報記者 林雲龍 通訊員 賴淼蓮 攝
強冷空氣南下,今年下半年首場寒潮如期而至。17日,浙中北地區遭遇斷崖式降溫,部分區域降幅達9℃至11℃,受此影響,杭嘉湖三地宣佈于18日入冬。省氣象部門分析,接下來寒潮會繼續南下影響浙南地區,預計18日至20日,我省大部地區早晨最低氣溫將降至1℃至4℃,伴有霜,山區最低氣溫0℃至-3℃,有薄冰出現。
寒潮導致氣溫大跳水。17日14時,浙中北一帶氣溫較前日同一時刻下降7℃至13℃,其中安吉降幅最大,直接下降16.1℃。截至當天19時20分,全省共有35地發佈寒潮藍色預警信號,18地發佈霜凍藍色預警信號。
和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寒潮帶來的降溫體感格外明顯。“這主要受前期天氣回暖以及下墊面狀態的影響。”省氣候中心專家毛燕軍向記者解釋,一方面,16日全省氣溫顯著回升,不少地區達到25℃至26℃,冷空氣來襲後溫差拉大,降溫感受更突出;另一方面,受前期秋颱風影響,華東、華南地區下墊面的暑氣已完全消散,土壤、植被及地表溫度同步下降,冷空氣南下時形成“冷上加冷”的效應,進一步加劇了低溫天氣的體感。
除了降溫,寒潮還攜大風而來,威力不容小覷。截至當天16時17分,我省共有45地發佈大風黃色預警。氣象部門預測,17日中午到18日,我省沿海海面有8至10級偏北大風,內陸部分地區6至8級陣風,浙北高山、江湖水面和沿海地區局部8至9級陣風。
好消息是,本輪寒潮屬“快閃型”冷空氣,降溫來得快去得也快。18日,陽光回歸,20日白天起,最高氣溫會持續升高,預計24日不少地方氣溫將達20℃。不過省氣象部門同時提醒,受晴天輻射降溫影響,未來一段時間,最低氣溫在10℃以下的地區較多,隨著晝夜溫差拉大,公眾需做好防寒防風工作。(記者 吉文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