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厚植民生福祉 繪就幸福圖景——“十四五” 張掖市山丹縣民生工作綜述
2025-11-19 18:13:5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十四五”期間,張掖市山丹縣用以民為本理念築牢幸福根基,聚焦收入提升、就業保障、服務提質三大民生核心,書寫了從“補齊短板”到“全面提質”、從“基本保障”到“品質生活”的民生答卷。這是一場紮實的幸福變革——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2.9個百分點,“春風行動”精準發力,累計解決用工830人次;這更是一份厚重的惠民承諾——民生支出佔財政比重達83%,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持續提質擴面。這一系列數字所表達出的,是山丹民生福祉的持續升級,更是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顯著增強。

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的省級示範學校

  教育提質“擴容”賦能,優質資源撐起民生幸福新高度

  走進山丹一中新校區的高三課堂,教師以精準板書拆解知識點,學生專注凝神互動探究,濃厚的求知氛圍撲面而來。這所擁有近80年辦學歷史的甘肅省級示範性高中,2025年整體遷入260余畝的新校園,教學樓、多功能體育館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可容納3000名學生就讀,實現了辦學條件的跨越式提升。而在同年秋季啟用的西街小學,舞蹈室、書法室等18個專業功能教室錯落分佈,985名學生在省級骨幹、名師組成的教師團隊帶領下,享受著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

  山丹縣東街小學校長王文品介紹説,“十五五”時期,東街小學將緊緊圍繞新時代黨對教育工作的要求,結合山丹縣教育提質行動,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上出實招,在落實“雙減”政策上出硬招,在推進“五育並舉”上出新招。以歷史主動精神攻堅克難、應對挑戰,全力推動學校發展實現系統性提升和質的飛躍,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教育力量。

  這正是山丹縣“教育提質行動”的生動寫照。“十四五”期間,山丹縣將教育納入全縣八大重點行動,以硬體擴容、資源均衡為抓手,持續築牢民生教育根基。全縣累計實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薄改、高中教育等各類建設項目61項。東街小學綜合教學樓、山丹一中新校區等重點工程相繼投用,新增學位3915個,從根本上改善了辦學條件。同時,通過穩妥合併霍城、李橋等3所農村小規模學校,實現師資、設備等資源的優化整合,讓農村孩子也能享有高品質教育;嚴格落實“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政策,高效辦好“教育入學一件事”,成功化解城區學校超校額、超班額難題。

  從新校區的拔地而起到農村學校的資源整合,從優質師資的集聚到入學政策的優化,山丹教育正以“提質+擴容”的雙重發力,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全域覆蓋。這不僅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更讓群眾的教育獲得感持續增強,為民生幸福築牢了最堅實的教育根基。

  收入就業“雙穩”提質,民生保障築牢幸福新基底

  翻開山丹縣“十四五”民生答卷,收入穩步增長與就業形勢穩定的雙重成效格外亮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十三五”末的28838元躍升至38530元,年均增長1938元,年均增速穩定在6%左右,持續為群眾生活加碼增力。就業戰場上同樣碩果纍纍,全縣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2.8%以內,穩穩守住了民生“基本盤”。

  這背後,是山丹縣精準施策、多點發力的堅實實踐。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通過事業單位招聘錄用312名、招募111名參與“三支一扶”服務、選派550名到基層就業、引導486名參加就業見習等多元渠道,讓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面向城鄉勞動者,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79萬人次,培訓後就業率達55%,有效提升就業競爭力;為301名自主創業者和55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9402萬元,直接帶動2123人實現就業,以創業帶就業激活市場活力。同時,累計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31.24萬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2.56萬人次,年均勞務收入達17億元,還為9012人次脫貧勞動力發放外出工一次性交通補助319.07萬元,讓務工增收之路更順暢。

  從收入水準的穩步攀升到就業渠道的持續拓寬,從技能提升的精準賦能到創業扶持的真金白銀,山丹縣以全方位的民生保障舉措,讓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就業路越來越寬。這份實打實的民生成效,不僅築牢了城鄉居民的幸福根基,更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強大民心力量。

欣欣向榮的山丹縣城

  醫養融合“提質”增效,民生福祉守護幸福晚年

  養老服務領域,山丹縣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為核心,構建起全方位養老供給體系。全縣建成公辦民辦養老機構3家,擁有養老床位44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257張,佔比從“十四五”末的50.9%提升至58.4%,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41張。同步推進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6個、村級互助幸福院18個、老年助餐服務點34個,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基本成型。在此基礎上,通過為高齡、獨居老人配置智慧呼叫設備、搭建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開展緊急救助、精神慰藉、老年助餐等服務,累計完成助餐服務25.9萬人次,“互聯網+智慧養老”讓老年生活更有品質。

縣域醫學中心、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等多個重點項目落地

  醫療衛生領域,基礎設施與服務品質實現雙重躍升。全縣累計投資11570萬元,推動縣域醫學中心、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等多個重點項目建成投運,衛生健康系統基礎設施全面升級,就醫環境持續改善。通過實施醫療品質提升行動、開展就醫交叉體驗活動,落實一次掛號管三天、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便民措施,讓住院及門診患者滿意度均超90分。同時,建成縣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醫學中心、臨床服務中心各5個,縣級質控中心達24個,打造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個、省級特色中醫專科6個,使“互聯網+醫療健康”質增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從養老服務的溫情守護到醫療衛生的精準賦能,山丹縣以醫養融合的全方位舉措,織密了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民生保障網。這不僅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群眾就醫更省心舒心,更讓民生福祉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為幸福山丹建設增添了厚重底色。

  展望未來,山丹縣將始終錨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航向,以民生福祉提質工程為抓手,持續推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智慧民生服務升級,在教育優質化、醫療便捷化、養老精細化、社保普惠化上再下功夫,全力打造河西走廊東段民生幸福標杆縣。從收入就業的“穩增收”到醫養服務的“提品質”,從教育提質的“煥新顏”到社保服務的“全覆蓋”,這片熱土必將續寫更多民生改善的新篇章,讓群眾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濃、安全感更堅。 (文/圖 趙興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