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竹文化節將於10月19日在宜賓開幕
2021-10-12 17:52:1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唐浩博責編:胡曉萌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0月12日,宜賓市召開第十一屆中國竹文化節暨第二屆中國(宜賓)國際竹産業發展峰會(竹産品交易會)新聞發佈會。會上發佈,以“竹福美麗中國,促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竹文化節將於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宜賓市三江新區舉行。

第十一屆中國竹文化節將於10月19日在宜賓開幕_fororder_新聞發佈會現場-攝影-高學兵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高學兵

  本次中國竹文化節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竹藤組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竹産業協會、四川省林草局、宜賓市人民政府承辦,共12項活動,包括開幕式、高峰論壇等6項主要活動和主題晚會、竹書法展、竹攝影展等6項專項活動,同步還將進行多平臺、多維度的線上線下展示,其中線上將開展竹産品展示展銷和竹旅遊推介活動。此外,本次竹文化節期間將舉行竹産業招商引資推介,包裝推出招商項目40個。

  本次竹文化節具有三大特點,一是規格檔次高。將邀請中央、國家部委、各省(區、市)、行業協會領導及行業知名專家、標準化企業代表等近300名嘉賓參會。二是形式新穎,特色鮮明。本次竹文化節將以往“四部曲”即開幕式、高峰論壇、竹産品展、産業考察升級為“6+N”,增加植竹活動、投資推介和6個專項活動,將以往傳統、單一的現場展,升級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示展銷,不僅豐富了竹産品的外延,還確保展示展銷的多樣性、持續性、可替性。三是內容豐富,帶動性強。本次竹文化節通過多種形式,深度展示豐富的竹産業以及悠久的竹文化,促進竹文化與竹産業互動發展。

  在本次竹文化節舉辦期間,國際竹藤組織將攜手國際竹藤中心和中國竹産業協會,在高峰論壇上聯合主辦“以竹代塑”論壇,交流、分享和推廣竹子在替代塑膠製品、減少塑膠污染方面的可行方案、潛力及貢獻,倡導以竹代塑,推動綠色産業發展,引領國際以竹代塑的潮流。

  據悉,宜賓是迄今為止僅有的兩次舉辦中國竹文化節的城市。宜賓兩次承辦中國竹文化節,與宜賓豐富的竹資源和淵遠流長的竹文化密不可分。宜賓是全球最適合竹類生長的區域之一,是全國十大竹資源富集區之一,是四川省竹資源最富集地區和川南竹産業集群的核心區域,現有竹子種類39屬、485種,原生竹種58種。

  近年來,宜賓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頂層設計、産業升級和機制創新,全力推動竹産業高品質發展,取得了竹經濟總量全面躍升、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全面呈現、竹精深加工集中集聚、竹文旅融合不斷發展、開放共贏局面業已形成、發展後勁持續增強等六方面成效。

  截至2020年底,宜賓全市竹林面積354萬畝,竹産業綜合産值248億元,居四川省第一。三年來,宜賓新培育現代竹林基地127萬畝,創建現代竹産業園區4個,建設了以長江干支流沿岸和以宜長旅遊公路為主幹的翠竹長廊297公里。宜賓紙業等13家企業退城、退村入園。宜賓新引進有正農業等54家龍頭企業,新培育中箸筷業等規模以上企業24家,2019年新組建宜賓林竹産業研究院、宜賓竹學院。宜賓還引進14名國內竹産業界高端人才,組建5個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攻關團隊,開展科研項目18個;制定並出臺《支持竹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2018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竹産業發展。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宜賓竹産業,近年來,宜賓市還圍繞竹産業發展定位加強精準招引。三年來,竹産業招引成效明顯,全國竹産業八大類,宜賓已佔五大類,並全産業鏈發展。2018年以來,宜賓竹産業新簽約項目67個,協議投資額206億元,其中開工項目55個,協議投資額152.7億元,竣工項目34個,協議投資額41.64億元。下一步,宜賓將緊盯“中華竹都、最美竹海”戰略目標,全力全速推動竹産業高品質發展,把宜賓由竹資源大市打造為竹資源強市,力爭到2025年,竹業生産總值達500億元。(文 何穎 高學兵 王春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