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風是涼爽的,還夾帶著香甜的味道。鄉村道路兩旁路燈敞亮,村村戶戶都住著新房……”近日,遂寧市射洪市沱牌鎮二教寺村黨總支部書記楊安説,“二教寺村在2016年就已脫貧。隨著集體經濟壯大,村民還可以就近務工,錢袋子也越來越鼓。現在有了駐村工作隊的入駐,村民和黨的距離更近了,更能感受到黨的溫暖和政策福利。”
據了解,遂寧市射洪市發展改革局為二教寺村幫扶單位,該局機關幹部馮玉敏為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近年來,該村強化黨建引領,實施産權改革,壯大集體經濟,2020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目前,脫貧戶和一般農戶走訪基本結束,全村無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突發睏難戶,脫貧成效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二教寺村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成立了“二教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洗果廠”“射洪市思潤農事服務超市”“射洪青崗山種植專業合作社”,其中,“射洪青崗山種植專業合作社”已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合作社年營收已近100萬元。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馮玉敏説,“駐村幹部的使命就是深入農村一線,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目前,我們正在規劃實施‘美麗遂寧、宜居鄉村’精品村項目,包括硬化産業道路30公里,拓寬及黑化村主道路4公里,整治聯明支渠6公里,襯砌産業排灌渠30公里,整治水庫1座、山坪塘12口,風貌塑造、庭院建設700戶。”
夯實黨建基層 規劃“一心兩手”工作格局
2021年5月,馮玉敏帶著組織的期望和重托,前往二教寺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據了解,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馮玉敏一直在鄉鎮和涉農部門工作,2017年才進入射洪市發改局工作。
“二教寺村駐村幹部是新的崗位、新的角色、新的挑戰、新的工作。”馮玉敏説,“我雖然在機關待了5年,但是對農村工作還是記憶猶新。”
二教寺村是射洪市的“明星村”,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柑橘産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是第一書記該怎麼當?重心和抓手在哪?未來的二教寺該走向何處?這是馮玉敏心中所思所慮。幸運的是駐村工作隊動員大會明確了鄉村振興駐村幫扶的四項職責: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準、為民辦事服務。
來到二教寺村,馮玉敏和駐村工作隊隊員文雪松、譚強一起,認真研判村情,向沱牌鎮領導、村“兩委”請教,結合工作重心,擬定“一心兩手”工作思路,以抓基層黨建、建強基層堡壘為中心,一手向內抓服務提檔升級,一手聯外找資源共謀發展,確定“掌握情況、查遺拾缺、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工作步驟。馮玉敏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發揮黨員模範 用心做事大氣不氣大
“凡是村裏的問題、群眾的困難,第一書記都有責任有義務去盡力幫助解決,不能有畏難情緒,更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挂起,要勇於擔當。”馮玉敏説,“這是四川省委組織部機關黨委書記陶天伶在全省新一輪駐村第一書記示範培訓班時的諄諄教誨。”
1958年出生的胡榮開目前在村裏的合作社上班,高峰期一個月收入3000元。“家裏開支大,一個月一千多元退休金根本不夠用。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到合作社上班,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村裏上班還能兼顧家庭。”胡榮開説,“合作社平時上班有十五六人,高峰期有二十余人,員工月薪約2000元左右。員工大多都是和我一樣因外地務工困難又想待在家裏的六十歲以上的人員。”
群眾關心無小事。駐村工作隊小到為五保戶更換水龍頭,大到為群眾整理散落的電線、組織挖機對道路進行清障、組織村“兩委”班子防汛抗疫……凡是群眾關心的事情,只要工作隊知曉了,都會第一時間“介入”。
馮玉敏説:“當我們騎著電瓶車沿著一灣一溝入戶的時候,當被村民‘圍堆堆’,和他們聊家長裏短的時候,群眾也給予了我們最大的熱情和信任,把我們當成‘自己人’。同時,我們也‘聚焦’脫貧戶,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建好風險摸排臺賬,定期分析研判,做到信息篩查不漏一戶一人,監測幫扶更嚴更實。”
黨建引領發展 壯大“三社三業”集體經濟
“不要有後顧之憂,有困難就提,射洪市發改局是你最堅強的後盾。”馮玉敏説,“射洪市發改局領導給予我最大的支持,堅定了我幹事創業的信心。”
鄉村要振興,歸根結底就是要靠産業發展來“造血”。馮玉敏與工作隊隊員一起收集整理“沱牌鎮二教寺村農戶綜合信息臺賬”,依託黨建引領機制,持續壯大“三社三業”集體經濟實力。
“三社三業”即在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的框架下,組建射洪青崗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優質糧油産業;在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的框架下,組建射洪縣思潤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農事服務産業;在村集體經濟股份制聯合社的框架下,組建黃家堰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聯合社,發展柑橘種植和初加工産業。
目前,二教寺村以“承包式”“産聯式”“託管式”開發撂荒地330余畝,發展種植水稻、油菜、大豆、高粱約9910畝;以“訂單式”開展農事服務6700余畝,全年單項作業6萬餘畝,助村集體增收48.24萬元。二教寺村採用“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將農戶的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合作社與公司合作採取“保底收益+超産分紅”的方式,僅2021年助村集體增收38.5萬元。
2021年,“射洪青崗山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並爭取到“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新建容量500立方米冷藏庫2個,可儲存100噸農産品。通過股權量化,“二教寺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洗果廠”經營能力再次增強,産業鏈再次延伸,“注塑車間”果筐生産7萬餘個,産值40余萬元。
面對産業發展中的“絆腳石”“攔路虎”,馮玉敏表示:“一事一議、凝心聚力,從容面對‘柳暗花明又一村’;站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最前沿’,逗真碰硬,勇往直前,敢於亮劍。”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前方的路會有曲折,但也充滿希望。”馮玉敏説,“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向村民解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之間的異同,引導他們努力奮鬥,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為振興家鄉添磚加瓦;多與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村幹部、老黨員、老幹部交流,向他們請教工作經驗和方法,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溝通解決,切實轉變工作思路,做好農村工作;積極向派出單位尋求幫助,在村規劃、發展、建設、資金等各方面給予支持。”(文 柯雲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