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遊名品成都銀花絲——中國銀器美之大成
2022-12-21 11:40: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何劍嶺

  銀花絲是一門傳統手工藝,它與蜀繡、竹編、漆器號稱成都的“四大名旦”,也是成都非遺的“五朵金花”之一。大家看到的成都銀花絲工藝品,精緻典雅,甚至頗具時尚感,但很難想像,這門手藝已經傳承了1700多年。

天府旅遊名品成都銀花絲——中國銀器美之大成_fororder_未標題-1

銀花絲一帆風順大龍船擺件 供圖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纖細明亮的銀絲、惟妙惟肖的圖案、精湛優雅的工藝背後,是中國古代銀器技藝的一脈相傳,代表著一個個朝代的興盛與繁華,也述説了一段段非同尋常的歷史。

天府旅遊名品成都銀花絲——中國銀器美之大成_fororder_未標題-2

銀絲花熊貓系列作品 供圖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驚艷 從大唐遺寶到皇家御用

  2004年,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文物在北京大學展覽。展覽的眾多文物中,一件精美的唐代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引起了成都非遺傳承人的注意。

  這種銀香囊又稱為銀香薰球,玲瓏剔透,造型精美,最神奇的是無論如何轉動,內部的香灰都不會掉落。雖然這件文物是陜西出土的,但它的製作工藝,卻是成都的銀花絲製作工藝。

  銀花絲製作技藝分為南北兩派,北京為北派,成都為南派。北派銀花絲的特點為鑲寶、鎏金,風格延續皇家的富麗堂皇,是宮廷技藝的繼承和發展;而南派銀花絲大多采取素銀,使用“堆絲、填絲、壘絲、炭絲、鏨刻”等技法,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平填花絲”技藝,其風格更加典雅,技藝更為細膩精緻,尤其是南派銀花絲工藝擺件技法,更是集歷代銀器技藝之大成。

  “古代的達官顯貴們喜歡鍍金鑲寶,富麗堂皇的北派風格成為了皇家的御用。”銀花絲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道安説,“但進入20世紀後,隨著人們審美的改變,南派銀花絲這種以素銀為主,保持銀的本色的風格,更受國內外藏家的青睞。”道安是如今唯一掌握成都銀花絲全套工藝技術的傳承人。40多年來,她嘔心瀝血,守護著千年銀花絲最後的薪火。

  輝煌 成都銀花絲工藝廠名噪一時

  上世紀50年代,人民銀行在四川成立了“國營成都金店”,建立了成都銀花絲工藝廠,挖掘和恢復了銀花絲産品的生産。在全面恢復銀花絲生産的基礎上,國營工廠又招收了大批年輕人專門從事金銀飾品的生産。

  道安出生於1962年,從小便喜愛畫畫。初中起,她白天上文化課,晚上就在夜校學習繪畫。1980年春節後,她收到銀花絲工藝廠的招工通知。進廠之初,她被分配到新産品試製車間,後來因為出色的繪畫和設計能力,開始從事銀花絲的設計工作。

  為了做出更好的銀花絲産品,十餘年間,道安一面做銀花絲圖案設計,一面向各位老師傅學習製作工藝,也正是這樣的血汗折磨和時間沉澱,讓她成為極少數掌握銀花絲工藝全部30多道工序的名匠。

  改革開放後,到成都參觀遊覽的外國友人日益增多,成都銀花絲工藝廠又是省市旅遊涉外定點參觀購物單位,銀花絲工藝品的銷售額大大提升,不僅打開了國內市場,同時也打開了海外市場。

  銀花絲工藝品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人民大會堂四川廳專門製作了兩個直徑100釐米的銀花絲大挂盤,美國四海公司訂了上千個銀花絲花瓶,成都銀花絲工藝廠由此名噪一時。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成都銀花絲工藝的生産規模、技術水準、創匯能力均達到歷史最高點。據道安回憶,鼎盛時期的成都銀花絲工藝廠,曾有員工300名至500名。然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國際市場發生變化,外貿訂單逐漸減少,收藏市場緊縮,許多金銀製品廠都面臨倒閉,成都銀花絲工藝廠也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1999年,成都銀花絲工藝廠改制,道安“賦閒”回家。眼看研習多年的手藝就要荒廢,37歲的道安決定自立門戶,成立工作室。“我不能看著銀花絲這麼好的東西消失了。”懷揣著這份初心,道安開始了她的創業之路。

天府旅遊名品成都銀花絲——中國銀器美之大成_fororder_未標題-3

銀花絲作品 供圖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傳承 創業艱辛後繼有人

  創業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工坊開張的前兩年並不順利,經營不善,還遭遇過被坑被騙,直到三四年之後,市場才逐漸打開,銷售順暢起來。

  2008年6月7日,銀花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6月,道安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銀花絲製作技藝傳承人。

  銀花絲和蜀繡、竹編、漆器、蜀錦並稱為成都非遺的五朵金花,而銀花絲工藝在五朵金花中工序最為繁多、技藝最為複雜。製作一件精美的銀花絲産品,從白銀材料投産到製作完成,需要經過熔煉、拔絲、備料、成型、焊接、打磨、表面處理等幾十道複雜的加工過程。其中尚有許多細小的工藝,基本上全靠手工完成,對技術要求非常高。

  據了解,一個學徒從剛入手到成為某道工序的合格工,期間要學習物理、化學、冶金等多門知識,至少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時間,想要掌握全套工藝就更為困難。

  從1999年開始,道安的工作室共招收過20多名學徒。“收學徒最開始都是倒給他們錢,但依然留不下人,更別談開班授課了。”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辛苦、工資低,學了不到一個月就要走。即使道安願意將自己的手藝傾囊相授,最後能堅持留下來的學徒仍是鳳毛麟角。

  唯一讓道安感到欣慰的是,女兒王曉璐繼承了她的手藝,為銀花絲的傳承帶來了希望。

  “80後”王曉璐大學期間學的是工藝美術,母親對銀花絲的堅守和熱愛,也耳濡目染地影響了她,讓她深深地愛上了這門傳承了1700多年的技藝。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嘗試工藝創新,根據年輕人的喜好,將浮雕、鑲寶、燒藍等立體製作技藝運用在成都銀花絲的設計製作上,讓銀花絲更具觀賞性與裝飾性。

  “作為‘非遺二代’,我想和媽媽一起將成都銀花絲製作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王曉璐説。(文 楊雯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