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簡陽市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緊扣“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打造‘五個新簡陽’”奮鬥目標,有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和社會大局,在全國百強縣排位上升7位,列第93位。
簡陽城市風貌 供圖 簡陽市委宣傳部
2022年,簡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力應對多重困難和挑戰
疫情防控精準有序。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簡陽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迭代升級疫情防控智慧平臺,妥善應對多輪疫情衝擊,並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二十條”“新十條”,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策略,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經濟運作企穩回升。簡陽紮實推進“六穩六保”,著力穩主體、穩投資、穩消費、穩就業,積極應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深入實施“決戰四季度、大幹一百天”攻堅行動,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重大風險防控有力。簡陽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多措並舉應對極端高溫乾旱天氣;深入推進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紮實開展自建房、城鎮燃氣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整治。
簡陽市文化體育中心 供圖 簡陽市委宣傳部
2022年,簡陽聚焦做優做強城市功能,人民生活更有質感
功能品質持續提升。簡陽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加快編制,“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獲自然資源部批准;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建或提升改造城鎮、農村道路及水電氣供應系統等;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完成中小學(幼兒園)光環境提升工程,提標改造鎮(街道)衛生院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新建村聚居點、綠道,改造老舊小區等。“智慧蓉城”建設穩步推進,城運智慧大腦初步建成。
城市風尚更加文明。簡陽堅持全民參與、共建共用,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紮實開展十大“百日攻堅”行動,建成22個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舉辦“愛成都·迎大運”等文體活動370余場,簡陽羊肉湯傳統製作技藝等3個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簡陽持續加強移動源、工地揚塵等污染源管控,連續三年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實施城鎮污水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強力推進陽化河流域水環境治理,紮實開展危險廢物治理專項行動。
社會保障日益健全。簡陽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85個項目竣工投用,紮實開展根治欠薪專項治理,落實欠薪項目“包保責任制”;深入推進全民參保,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98%、94%,啟動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城鄉低保標準提至820元/人/月。
2022年,簡陽堅定不移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産業能級持續躍升
先進製造業加速壯大。簡陽全面落實産業建圈強鏈行動,大力招引鏈主鏈屬企業,推動重點産業延鏈補鏈強鏈,簽約高能級項目;全力推進項目投産提能,7個項目建成投産,3戶企業完成智慧化改造;空天産業功能區承載能力持續增強,新建園區道路2.2公里,配套設施加快推進。
現代服務業穩步發展。簡陽臨空經濟産業園建設有序推進,簽約引進重大産業項目7個,預計園區規上(限上)企業實現營收300億元、稅收9億元;提質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大力培育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引進品牌首店、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創建主題旅遊目的地。
都市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簡陽高起點規劃建設沱東生態農場,構建“一園一心一環五組團”空間格局;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責任制;打破鎮村地域邊界,創新實施“六聯共興”等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紮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用力抓好17個省級重點幫扶村建設。
2022年,簡陽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動力更足活力更強
重點改革走深走實。簡陽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編制完成4個鎮級片區、28個村級片區和26個專項規劃;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成立城市發展、産融投資和農業發展3家市屬國有企業,開展注資增資、資産盤活、業務拓展三大攻堅;推進以産出為導向的土地資源配置制度改革,啟動混合用地試點,清理整治土地2267畝,增減掛鉤項目預計節余指標571畝。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簡陽營商環境4.0政策體系落地落實,完成改革舉措144項、完成率96%;政務服務高效便捷,“全程網辦”率達99.16%;服務模式更新,工程項目建設審批全流程時限壓減到67個工作日,企業開辦實現3小時全流程辦結;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3件,獲批國家智慧財産權強縣工程試點縣。
開放能級有效提升。簡陽深入實施招商引智大會戰,簽約引進立昂西南算力服務中心等重大項目25個;交通網路越織越密,金簡仁、成龍簡等3條快速路建成通車;區域合作全面深化,簡雁樂農旅融合發展示範區與天府新區、高新區、東部新區簽訂區域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2023年,簡陽將繼續為打造“五個新簡陽”加快建設現代化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不懈奮鬥。(文 陳佳運)
1、“國際線上”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線上”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線上”的所有資訊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線上”自有版權資訊(包括但不限于“國際線上專稿”、“國際線上消息”、“國際線上XX消息”“國際線上報道”“國際線上XX報道”等資訊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線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每人平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線上”網站的自有版權資訊産品。否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線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豐富網路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