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
2023-09-08 16:59: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馬明仁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廖宇):近日,“你好,熊貓家園 凈土阿壩!”——海外網紅見證阿壩70載巨變網絡國際傳播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活動由中共阿壩州委宣傳部、中共阿壩州委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聯合舉辦,來自韓國、越南、俄羅斯、英國、敘利亞、泰國等國家的海外“網紅”以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多語種主播深入全國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實地探訪,從生態保護到産業發展,從人文風情到民生福祉,近距離、多維度、全方位地感受阿壩70載的發展和成就變化。

  2023年是阿壩州成立70週年。70年來,阿壩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基礎條件突飛猛進;70年來,阿壩人民群眾生活富起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70年來,阿壩充分挖掘文旅資源,旅遊業已經成為阿壩州的重要支柱産業,九寨、黃龍享譽世界;70年來,阿壩堅持生態優先,向“綠”而行,青山綠水已成阿壩的一張亮麗名片;70年來,阿壩各族人民攜手並肩、風雨同舟,共同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輝煌篇章,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凈土阿壩競相綻放。

  在為期7天的活動中,海外“網紅”深入阿壩州汶川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小金縣、松潘縣、九寨溝縣、茂縣,用鏡頭記錄和見證阿壩新發展、新變化、新成就,向全球網友分享他們在阿壩的所見、所聞、所感,把現代化新阿壩帶向世界。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2

海外“網紅”在黃河九曲第一灣合影留念 攝影 徐軍

  向美而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阿壩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生態區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阿壩州最寶貴的財富。8月下旬,阿壩州的草原一望無邊,河湖風光旖旎,深深贏得了海外“網紅”的心。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1

長江黃河分水嶺——查真梁子 攝影 徐軍

  “阿壩州實在太美了,有機會我還想再來一次。”回顧一路上看到的景色,不論是壯觀的長江黃河分水嶺——查真梁子,還是秀美祥和的黃河九曲第一灣,或是有“人間仙境”之美譽的九寨溝,都令越南“網紅”祥雲唸唸不忘。

  “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是海外“網紅”常聽到的詞,也讓他們感受到了阿壩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鏗鏘步伐。那深深淺淺、層層疊疊的綠色,是阿壩人民多年來悉心呵護的底色,也是阿壩人民幸福生活的亮色。如今的阿壩,能有如此令人驚艷的風光和優良的生態環境,不止是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是阿壩人民堅持不懈地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成果。

  作為若爾蓋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幹喬濕地對黃河上游水源涵養、調節中下游水資源平衡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紅原縣對日幹喬濕地進行了系統保護和提升,實施了濕地植被恢復、蓄水保濕、禁牧休牧等工程,濕地水源涵養功能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優化,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環境明顯改善,再現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畫面。面對詩意的高原濕地風光,聆聽著生態保護的故事,敘利亞“網紅”拉丁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眼前的美景,並深情地説:“阿壩州用70年將這片土地描繪得如此美麗,我看見人與自然在這裡和諧共生,我真想永遠留在這裡。”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3

海外“網紅”在若爾蓋縣轄曼鎮西倉村了解沙化治理成效 攝影 徐軍

  70年來,阿壩始終不渝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變”的是自然環境,“不變”的是發展信心,在這片土地上演的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海外“網紅”們的目光。在若爾蓋縣轄曼鎮西倉村,曾經的沙地在人們勤勞的雙手中實現了華麗轉身,如今,一幅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綠色畫卷正在這片土地徐徐展開。

  “阿壩人民用6年時間將這片沙地變成了綠洲,在這個幾乎沒有綠色生命的地方造就了一片生態奇跡。”參觀了解當地的沙化土地治理情況後,英國“網紅”李·巴雷特不禁發出感嘆,“我覺得最棒的是,現在有很多野生動物生活在這裡,優美的環境給野生動物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棲息地,也讓這片曾經的沙地變得更有意義了。”

  沙化地披綠裝、濕地恢復、草原改良……一路上,海外“網紅”們詳細了解著阿壩推進生態保護的措施與成就。阿壩,這座詩意棲居的生態美麗家園,凝聚著人們對綠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和追求,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和成功經驗。

  古韻今風 多彩人文奏響“最炫民族風”

  阿壩州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的匯集帶,是藏羌彝文化産業走廊的腹心地,被譽為“民族走廊”。在這裡,藏、羌、回、漢多民族交融交匯,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相生。璀璨奪目的人文之美造就了阿壩發展的豐厚底蘊,這樣風情獨具、人文薈萃的阿壩,讓海外“網紅”直呼“過癮”。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4

海外“網紅”走進茂縣感受濃郁的羌文化 攝影 徐軍

  從歷史縱深處走來的民族文化,賡續著民族智慧,創新性發展使其永葆生命力。中國古羌城是茂縣抓住災後重建機遇,在原“岷山古國”遺址上恢復重建的一項重大羌文化活態展示成果,通過古羌族原有的民風民俗、祭祀禮儀等“活態文化”演示,搭建羌文化對外展示交流的平臺。徜徉在規模宏大的羌族建築群中,盛大莊嚴的開城儀式、傳統又時尚的羌繡、悠揚婉轉的羌笛聲都讓海外“網紅”們大開眼界,讚嘆連連,沉浸于獨特的羌族文化民俗盛宴。

  越南“網紅”阮氏清清被阿壩絢麗多彩的文化迷住了:“這裡的民族服飾都很漂亮,我認為阿壩豐富的文化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政府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更多的人被吸引到傳承民族文化的行列中來。阿壩將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融入旅遊産業中,在保留傳統的同時,還能增加大家的收入,真的很棒。”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5

海外“網紅”與藏族牧民合奏 攝影 徐軍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阿壩燦爛的民族文化向世界生動展示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紅原縣的大草原上,海外“網紅”與當地藏族牧民相遇,音樂便成了大家共通的語言。海外“網紅”們紛紛參與合奏,吉他和馬頭琴、手鼓調動起現場熱烈的氛圍,歡樂的歌聲飄蕩在遼闊的草原上。

  俄羅斯“網紅”斯拉瓦表示:“藏族的樂器和歌聲讓我感受到了這個民族的熱情,音樂為我們搭建起文化溝通的橋梁。”在若爾蓋藏醫院裏,琳琅滿目的純天然藏藥吸引了海外“網紅”的目光,李·巴雷特也在這裡首次嘗試了藏醫針灸療法。“我發現這裡的設施真的很完善。我了解到,針灸在整個中國都是被廣泛使用的,不僅僅是在這個地方。傳承數千年的中國傳統醫藥應得到世界的尊重。”李·巴雷特説。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6

海外“網紅”攀登夢筆山,重走長征路 攝影 徐軍

  八月下旬,行走在阿壩,雪山、草地、飄揚的紅旗、肅穆的雕塑,都在講述著紅軍的不朽史詩。一段段紅色故事、一件件紅色文物、一個個紅色遺址都讓海外“網紅”深刻感悟這片紅色土地上的“精神密碼”。

  漫步在小金縣兩河村,李·巴雷特在實地走訪和與當地居民交流後驚喜地發現,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紅色村莊,走出了一條紅色資源帶動鄉村振興的道路。李·巴雷特對當地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居民悠閒幸福的生活讚賞不已,他決定在行程結束後繼續查閱相關資料,以視頻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這段閃耀在高原上的寶貴精神財富。“我準備專門製作以‘紅軍長征’為主題的視頻,我認為這是一段很偉大的歷史,需要我們了解和銘記。”李·巴雷特説道。

  現代生活傳承優秀歷史文化能夠增強文化底蘊,優秀歷史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能夠煥發無限生機。韓國“網紅”金峻范表示:“我感受到一個傳統歷史和現代生活相結合的阿壩,中國式現代化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阿壩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阿壩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經濟,還增強了文化自信。”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在阿壩這片土地上燦爛綻放,奏響“最炫民族風”。

  奮力發展 民生改善點亮幸福生活

  走進阿壩,海外“網紅”眼裏看到的更多是漂亮的村寨、嶄新的城鎮、如織的遊人和幸福的笑臉。“一路上我們都看到令人振奮的新景象。”泰國“網紅”小貓激動地説。成立70年來,阿壩州從初步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到實現經濟較快發展,再到探索出具有阿壩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實現了GDP從0.24億元升至462.51億元的跨越。産業興,腰包鼓,海外“網紅”紛紛為阿壩人民的幸福生活場景點讚。

  跨越變遷,阿壩交通提速增效,對內通達、對外暢通的交通網絡正逐步成型。四通八達的交通線路,將散落的村莊緊緊串聯,激發著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海外“網紅”們來到川青鐵路黃龍九寨站如火如荼的建設現場,青山下充滿藏式風情的站臺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當了解到川青鐵路成黃段項目將於年內通車,從成都至松潘只需要2小時後,海外“網紅”們盛讚中國基建的速度與力量。“中國基建我早有耳聞,這次能親眼看到施工現場,感到很震撼。交通的完善將會助推阿壩現代化建設。”祥雲説。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7

海外“網紅”走進汶川縣七盤溝村,了解鄉村振興新模式 攝影 徐軍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在凈土阿壩,“看見美麗鄉村”成為一道道亮麗風景。看著如今的汶川縣映秀鎮,海外“網紅”們驚喜地發現,一幢幢美麗的民居拔地而起,藏族、羌族特色建築隨處可見,旅遊業的發展帶動當地居民的幸福生活……當地從危機困難中找到新機遇,一幅新家園、新生活、新産業的美麗畫卷正在汶川成型。另一邊,海外“網紅”們還參觀了汶川縣威州鎮七盤溝村的來料加工致富工坊總部,車間裏裁剪、消毒、配貨、查貨,一派繁忙的生産場景。這種“政府引導、企業支持、群眾參與、市場運作”的模式,不僅為汶川民眾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新路子,也架起了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的友誼之橋。

多國海外“網紅”走進四川阿壩州 感受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變遷_fororder_未標題-8

海外“網紅”在小金縣體驗摘蘋果 攝影 徐軍

  同樣的新變化也發生在小金縣。在沃日鎮的蘋果共享農莊裏,滿園的青綠映入眼簾,蘋果挂滿樹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印地語部主播孟祥雲在臉書上直播了自己參觀小金縣蘋果園和採摘品嘗小金蘋果相關內容,向印度網友介紹小金縣鄉村振興的成果,和網友一同分享收穫的喜悅。直播吸引約12萬印度網友觀看,大家紛紛留下“這裡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中國美麗的鄉村”等評價。

  在達維鎮冒水村,敘利亞“網紅”拉丁遇見了自己家鄉的玫瑰——大馬士革玫瑰,以及用它做成的玫瑰純露、玫瑰花餅、玫瑰精油等。在小金玫瑰展銷廳裏,當拉丁了解到這些遠銷國外的深加工産品都是以當地種植的大馬士革玫瑰為原料時,不禁豎起大拇指説:“我感覺像是回到了我的家鄉,特別是看到他們和我家鄉的人們一樣,用玫瑰做精油、化粧品、酒等,我感覺很有緣分,這也是一種文化的交流。”

  從思變到蛻變再到巨變,70年來,阿壩兒女通過勤勞的雙手推動阿壩完成了跨越式發展。海外“網紅”們紛紛祝願:“阿壩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