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三蘇”雕像。圖據中江縣委宣傳部
山水盈靈氣,巴蜀多俊傑,“眉山三蘇”聞名天下,而同為北宋時期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銅山三蘇”亦有眾多驚喜等待發掘研究。為做好“銅山三蘇”文化的發掘和傳承,12月1日,四川銅山三蘇文化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文化傳承創新系列活動將在德陽中江啟動,屆時,專家學者將齊聚中江,共同探尋“銅山三蘇”的魅力。
蘇易簡與他的孫子蘇舜元、蘇舜欽,三人來自梓州銅山(現德陽市中江縣),世人稱其為“銅山三蘇”。一千年前,年僅22歲的蘇易簡在考場上揮灑三千余言的策試文章,名揚天下,成為宋代四川地區的第一個狀元;蘇舜元書法世人稱讚,著有《才翁集》一部,有記載提到蘇東坡評價“才翁草書真跡,當為歷世之寶”;蘇舜欽曾與范仲淹、歐陽修、梅堯臣等一起大力倡導詩文革新,留下《滄浪亭記》等名篇,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為“蘇梅”。
值得注意的是,“銅山三蘇”祖孫三人,與“眉山三蘇”淵源頗深,二者都生活于北宋時期,同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皆以致君澤民為人生抱負,詩文書畫名重天下,在文學上的建樹各有韆鞦,對發展中華優秀文化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中江當地深入挖掘“銅山三蘇”文化資源、探索文化事業發展路徑,賡續地方傳統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先後組織對玉江石刻、狀元橋、松樹山、寶峰書院等文化遺産實施保護,與眉山等地共同開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
為進一步研究“銅山三蘇”文化,12月1日,四川銅山三蘇文化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文化傳承創新系列活動將在德陽中江舉行,活動將以學術研究機構為載體,深入研究“銅山三蘇”文化的精髓和價值,推動“銅山三蘇”文化挖掘保護、宣傳利用等工作。活動現場,將舉行四川銅山三蘇文化研究院揭牌儀式,併為多名研究員頒發聘書。此外,音舞詩畫《三蘇賦》、歌舞《莫聽穿林打葉聲》等精彩節目也將一一上演。
當天下午還將召開“銅山三蘇”文化研究座談會,李后強、譚繼和、祁和暉、唐林、黎陽、黃禮登、湯憶玲、李賢彬等專家學者將就“三蘇文化”研究進行深度交流探討。(華西都市報記者 冷宇 王祥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