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演藝市場“井噴”帶動文旅消費升級
2024-01-09 09:24:38來源:華西都市報編輯:張陳芳責編:馬明仁

  原標題:劇場檔期最長已排至今年8月 四川演藝市場“井噴”帶動文旅消費升級

劇場檔期最長已排至今年8月 四川演藝市場“井噴”帶動文旅消費升級

2023年國慶假期,《只此青綠》在成都連演8場。圖據成都城市音樂廳

劇場檔期最長已排至今年8月 四川演藝市場“井噴”帶動文旅消費升級

張傑成都演唱會。圖據演唱會主辦方

  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全國演藝市場實現“開門紅”。跨年演唱會、音樂會、話劇、歌劇等“扎堆”舉行,讓市民遊客盡享文化大餐。

  回顧2023年,四川演藝市場從年頭火到年尾,呈現“井噴式”復蘇態勢。1月5日,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2023年,全省舉辦營業性演出27156場。其中,5000人以上的大型營業性演出201場,是2019年同期的10倍;觀眾超250萬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5倍;票房收入超17億元,演出場次、觀眾和票房穩居全國前列。

  演藝市場的火爆,同時為餐飲、購物、酒店、民宿等帶來巨大人流,讓“吃住行遊購娛”全面開花。

  一票難求

  劇場檔期最長預排至8月

  2023年12月29日至31日,歌手張傑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場連演3場,將元旦假期的節日氛圍感“拉滿”。在12月31日跨年夜當晚,張傑進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演唱,並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吸引6800萬人次觀看。

  回顧2023年,成都文化消費呈現井噴式增長,搶演出門票、曬舞臺視頻成為市民“日常”。張學友演唱會票房總收入約2.2億元,《只此青綠》連演8場、拉動消費900余萬元,電影票房超15億元名列全國前茅……

  “搶到李健成都演唱會門票的時候,我激動慘了!在成都的兩天,我還去看了大熊貓‘花花’,吃了兩頓火鍋,還打卡了成都博物館。”青島的葉女士説,她已經深切感受到了成都演藝市場的火熱,“2024年,我還要來成都看林俊傑演唱會。”

  據成都市文廣旅局發佈的數據,2023年成都營業性音樂演出4500場,票房達12億元,觀眾人數達400萬人次。從全省來看,全年舉辦營業性演出27156場,票房收入超17億元,演出場次、觀眾和票房穩居全國前列。各大劇場檔期最長已預排至2024年8月。

  溢出效應

  文旅消費市場“火力全開”

  演唱會不僅能夠帶來可觀的門票收入,背後還承載著數萬人的衣食住行。

  “通過數據分析,大型演出觀眾跨城購票觀演的比例超過購票總人數的50%,對酒店住宿、餐飲購物、景區門票等關聯産業的拉動作用明顯。”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説,大型演出市場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新引擎”。

  以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為例,成都大運會後,這裡逐漸成為大型演唱會的“首選地”,陳奕迅、張信哲、張韶涵、薛之謙等歌手紛至遝來,不僅帶火成都演藝市場,也帶動周邊“吃住行遊購娛”全面開花。

  “演唱會期間,我們酒店營業額和客流量都有所增長,其中外地客佔比達到七成以上。”木棉花酒店相關負責人説。

  去年7月23日,第六屆紅原大草原雅克音樂季舉行。“異地遊客來觀看音樂季,會産生交通、食宿、門票費用,直接促進本地老百姓增收。”紅原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説,紅原旅遊産業正由單一型觀光旅遊向複合型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嚴控品質

  讓觀眾有更好的體驗感

  在演藝市場火爆的氛圍中,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體驗感,四川也下足了功夫。

  “2023年,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共舉辦了25場演出活動,累計接待觀眾人數超過15萬人次。”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宣傳負責人唐沁介紹,為了給觀眾更好的體驗,中心配備150名引導員,全力保障活動期間觀眾能快速進場找到自己的位置。此外,醫療團隊、救護車全活動時段在崗,處理應急醫療救助問題。

  去年11月4日,鳳凰山體育公園迎來首次雙館同天開啟,一天內兩場萬人以上活動輪番上演。下午,專業足球場內,近4萬名球迷為成都蓉城隊吶喊“雄起”;晚上,綜合體育館內,超過1.3萬名歌迷跟著“歌神”張學友的旋律合唱。

  “這是公園全年活動客流強度最高的時期。”鳳凰山體育公園相關負責人説。

  “為了保障演出品質,我們嚴控演出內容審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大型營業性演出傳播力強、輻射面廣的特點,對大型營業性演出內容實行“雙審核、雙簽字”,必要時引入專家論證。同時,加強執法監管,大力整頓票務市場,落實“85%以上的門票通過平臺向市場開放銷售”的硬性規定。

  專家觀點

  “跟著演出來四川”成新趨勢

  針對四川演藝市場的火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芳認為,現階段人民群眾精神文明需求旺盛,文旅消費成為拉動經濟新增長點。

  “成都已成為我國演藝消費第三城,説明其在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具有較強支撐力,‘三城三都’魅力逐步顯現。”王芳説,她注意到,除成都外,演藝市場向二三線城市下沉也是四川演藝市場的一大亮點。由演藝市場帶動酒店、旅遊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已逐步成為拉動我省消費經濟的新增長點,“跟著演出來四川”逐步成為旅遊新趨勢。

  她建議,未來可以繼續大力促進以演藝經濟為代表的文旅産業發展。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上,重點加強規範管理,遏制囤票炒票等亂象,同時加強大型演出活動的綜合風險評估和安保措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