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川以“三化”改革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大熊貓野外監測年遇見數上升到185隻
2023年11月15日,智慧紅外相機實時拍攝並傳回的野生大熊貓在雪地裏喝水的影像。圖據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
近年來,四川以法治化促進科學規範管理,以數字化賦能高品質發展,以綠色化牽引轉型升級,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三化”改革分別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特別案例、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那麼,“三化”改革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如何發力見效?近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兩年多來,四川片區修復大熊貓棲息地近4萬畝,生態系統功能持續向好,主要保護對象的種群數量穩中有升,大熊貓野外監測年遇見數由178隻上升到185隻。
數字化:科技手段上新熊貓家園更寧靜
森林裏的一處水坑旁,一隻身形矯健的“滾滾”慢慢走向水源,俯下身子飲水,解渴後便轉身消失在樹林中……這是去年11月,安裝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崇州片區核心區域的紅外相機實時傳輸回的影像。
在前後半個月時間裏,這裡的智慧紅外相機共9次實時傳輸回大熊貓活動畫面。這些相機于2022年12月在成都片區正式投入使用。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信息化項目相關負責人江東澤介紹,簡單來説智慧紅外相機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信號回傳視頻資料,另一類是在沒有信號、電源的情況下,通過無線自組網技術實時傳回。自從智慧紅外相機投入使用之後,不再需要管護人員耗時一週左右去人工回收影像資料,這不僅較大程度地減少了人類對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的打擾,同時也能第一時間拿到最新影像數據,及時有效地掌握片區內野生動植物的資源狀況。
除了具備傳輸更高效快捷的優點外,野外的小動物們還能直接在智慧紅外相機前“刷臉卡”。當動物在鏡頭前出現時,相機就會自動監測拍攝並實時回傳。
截至2024年7月6日,智慧紅外相機已傳回野生動物影像數據1.5萬餘條,其中哺乳動物30種,包括大熊貓、川金絲猴、黑熊、黃喉貂、林麝、水鹿、小熊貓、中華扭角羚等珍稀哺乳動物,以及紅腹錦雞、白腹錦雞、紅腹角雉、綠尾虹雉等珍稀鳥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首次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範圍內拍攝到了斑林狸的珍貴影像。
綠色化:建設生態廊道逐步修復棲息地
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破碎化,導致野生大熊貓被割裂成33個局域種群,大熊貓的家園成為一個個“孤島”。因此,搭建生態廊道,恢復退化大熊貓棲息地、提升大熊貓棲息地品質、保護片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尤為重要。
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推進建設的6條廊道之一,泥巴山廊道連接了三座“熊貓孤島”,為野生大熊貓種群成功“串門”甚至“和親”提供了便利。三年來,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的泥巴山廊道內,棲息地修復不斷傳出好消息,2021年12月10日、2022年1月7日、2024年1月,紅外相機都在泥巴山廊道附近拍攝記錄了大熊貓與幼仔同框的畫面。
大熊貓廊道建設,不僅有利於保護大熊貓,受益的還有生活在大熊貓棲息地內的8000多種伴生動植物。這是大熊貓作為旗艦物種,對其他物種所産生的“傘護”效應。
棲息地修復效果正在慢慢顯現,在滎經片區,紅外相機已捕捉到近70種野生動物的身影。近幾年巡護隊在野外作業時,發現了四川第一叢彎柱杜鵑和當時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獨葉草等新記錄物種。近期還發現了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滎經鳳仙花。
法治化:整合司法力量違法行為得到遏制
前段時間,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與平武縣法學會、縣檢察院、縣法院、縣公安局、大熊貓國家公園老河溝管護站等團體會員單位組成聯合巡護隊,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平武片區高村鄉老河溝、古城鎮柏林村和山河村開展了一次常規聯合巡護活動。
巡護隊結合區域實際提前制定了巡護路線,對區域內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挖濫採等涉林涉野違法犯罪行為和相關安全隱患進行了嚴格排查。同時,巡護隊還積極開展了森林草原防滅火和生態資源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工作。
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法規督查部部長王朝文介紹,在以法治化促進科學規範管理方面,綿陽片區為確保國家公園過渡時期生態資源綜合執法監管不脫節,探索設立了“公檢法”派駐工作站,並建立了部門之間工作協作機制,進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部門職能職責。
此外,在平武縣先後探索設立王朗、雪寶頂、老河溝、寬壩林場管護片區人民法院巡迴法庭4處,設立老河溝、王朗、虎牙、泗耳、土城、小河溝管護片區公安警務工作站6處和人民檢察院聯絡站6處,基本上實現了平武縣片區國家公園全覆蓋。
王朝文透露,近年來,通過不斷整合司法力量,轄區內破壞生態資源的案件能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也讓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日常管理、監測工作更高效、順暢。”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茍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