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深網紅城市,安逸是成都最具顯示度的標簽。
其由來,不僅源於“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豐饒自足,更得益於當今商貿繁榮、産業蓬勃所打下的堅實底座。
但成都的魅力,不止安逸。
剛與柔、快與慢、忙與閒,平行世界裏,仿佛有兩個成都:一個是歷史悠久的安逸之都,另一個則是充滿活力、創新奮進的現代之城。正如天鵝在水面上的優雅與水下雙蹼的奮力划動,成都的安逸背後,是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成都的煙火並不削弱人的意志,相反,它讓你感覺生機勃勃。"這話不錯,成都的一分鐘,既可以燙熟一片火鍋毛肚、泡上一碗蓋碗茶,也能誕生1.7萬塊積體電路、生産110片柔性顯示屏、整裝下線一台車輛。
早在2000多年前,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就指出,“人們為了生活而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成都正是這樣一個吸引無數奮鬥者的地方,數據展現出它的活力——
成都新吸納就業、應屆畢業生、碩士及以上人員等三項流入數據,全國佔比僅次於四個一線城市,居全國第五,簡歷投遞人數排名全國第七。
特別是,2023屆在蓉高校畢業生中,超過75%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建築業”就業,産業吸引力十足。
打開成都,你會發現這座平行城市掌握了一種“高級的平衡”:安逸的網紅氣質下,實則擁有産業的硬核實力,城市內生的拼搏與奮進力量,成就了數以萬計青年人的共同選擇。
為何總是被偏愛,成都,是時候攤牌了。
踩準風口“我見證氫能在街頭生長”
“我主要從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綠色氫能方向的研究,成都這邊有很不錯的科研資源,省內也有比較多的應用場景。與此同時,成都的生活方式也很安逸,我非常喜歡。”
來自陜西的90後李佳,2019年從國內一所頂尖高校畢業,便入職了成都一家氫能龍頭企業從事氫能研究,也由此正式成為一名“蓉漂”。在他看來,成都是一座軟硬實力俱佳的城市,就體現在它所擁有的科創實力與文化生活。
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 圖片來源:新津區委宣傳部提供
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公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成都排名全球第23位,縱向來看,成都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連續躍升。從2018年首次上榜的第56位,到2024年全球排名第23位,6年時間晉陞了33個位次。
“在成都就業、買房、結婚、養育子女、説四川話、當耙耳朵。”對於李佳來説,不過短短三年時間,他經歷了人生中的幾次身份轉變,也親眼見證了成都氫能産業的成長,“我很榮幸自己參與其中。”
不久前,成都召開了産業園區高品質發展大會,將在全市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市級産業園區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突出專業化、特色化方向,全力提升産業規模和競爭力。氫能是成都實施産業建圈強鏈行動打造的重點産業鏈之一。
圖片來源:天府郫都
據李佳了解,成都很早就已經開始佈局氫能産業,初步形成了“制-儲-運-加-用”較為完整的産業鏈條,到2023年,成都市氫能産業規模已達130億元,位居全國第七。
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示範線、西部首座加氫站、西部首條氫燃料重卡物流示範線……隨著這些氫能産品一點一點佈局,成都街頭為氫能提供了眾多應用場景。
在氫能賽道,企業研發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産學研”一體化推進。眼下,李佳所在的氫能産業園在“産學研”方面,已經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電子科大、四川大學、西安交大等開展合作。
按照行業預測,到2060年,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佔比將達15%,氫能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可帶動形成10萬億元級新興産業。“這是一個前景廣闊的行業,而成都正在儲備未來。”李佳感慨。
圖片來源:高新區官網
帶著家人在巴黎度假的時候,李佳還不忘在街頭尋找一款“成都造”工業産品:8台由成都氫能企業生産的加氫機,為巴黎奧運會官方用車提供賽時加氫服務。李佳把這歸結為是自己的“職業病”。
“一邊奮鬥,一邊生活”,這是青年嚮往成都的一大理由。李佳也是一樣,據他所説,隨著成都人才政策的不斷完善,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這些支持條件給予了像他一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留在成都發展的理由。
逐漸蓉化“我在成都研發柔性屏”
付穎是湖南湘潭人,8年前從電子科大畢業後,因為所學專業,理所當然地選擇了電子信息産業聚集地成都高新西區,成為成都京東方的一名研發工程師。
成都是我國最早的三大電子基地之一。早在“一五”時期,全國156項重點工程中,涉及電子工業建設項目的有9項,其中4項集中布點在成都市區東郊,由此奠定了成都電子信息産業的基礎。轉眼半個多世紀過去,東郊改頭換面成為新時尚、文創聚集地,成都的電子信息産業也有了脫胎換骨的升級。
作為成都首個萬億級産業,2020年,成都電子信息産業規模就邁過1萬億大關,2025年更是有望突破1.5萬億。
“世界僅有的兩條柔性屏生産線,一條在韓國,另一條在成都”,這樣的説法應該有不少人聽過,這説的就是京東方,2017年,京東方AMOLED柔性屏在成都高新西區量産,打破了國外企業在柔性OLED面板市場的壟斷格局。
今年3月,國內首條8.6代AMOLED生産線——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産線項目在成都高新區西區正式開工建設。這個總投資630億元的項目,成為四川工業發展史上單體投資額最大的項目。
圖片來源:高新區官網
付穎回想剛工作的前兩年,每個工作日的清晨,都要從桐梓林乘坐通往城南方向的地鐵1號線,一路經過成都高新南區金融城、孵化園、天府三街、軟體園的各個高科技公司。而這時的成都高新西區,英特爾、京東方、華為、富士康、戴爾等電子信息企業的設備早已開啟,這裡生産了全球60%的平板電腦和50%的筆記本電腦。
圖片來源:高新區官網
落腳成都的第二年,她和先生選擇了公司附近買房落戶,每天下班後在家附近的健身房跑跑步,週末找個周邊的公園或商場逛一逛、看看電影,火鍋串串等四川美食更是不可或缺。從剛開始聽不懂成都話,到現在即便在老家也不自覺地冒出一句川味湖南話,付穎説:我自認為現在已經是“精神上的成都人”了。
在親眼見證成都的快速發展後,付穎説,如果回到畢業那一刻,她還想和當時的自己説,“不要猶豫,留在成都!”
創業成都“重視企業是城市的吸引力”
作為紅了很多年的網紅城市,安逸是成都最具顯示度的標簽。而林宇在這裡,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他的另一種吸引,那就是對企業的重視。三年前從國外學成歸來,三十而立的林宇便決定要在成都創業,他選擇的領域是生物醫藥,落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圖片來源:高新區官網
成都此前提出“高品質培育萬億級醫藥健康産業”,朝著“高品質”“萬億級”的目標,在生物醫藥産業版圖上不斷尋求突破。2023年,成都醫藥健康産業總規模達3500億元,取得藥品上市批件133個,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一。
“10年,10億美元”,這是生物醫藥行業人人熟知的一句話。其背後,意味著創新藥研發難以想像的時間和資金投入。然而近兩年的融資荒加上IPO暫緩,投融資事件、投融資金額相較2021年的高峰已大幅下降,生物醫藥行業的資金告急已經不是業內的新鮮事。
林宇注意到,面對這些生物醫藥企業的融資難題,成都出臺了《關於前瞻培育未來産業構築高品質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和配套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推動設立首批未來産業天使子基金,聚焦投向生物晶片、細胞治療等未來産業領域,建立孵化加速園。
圖片來源:高新區官網
就在不久前,成都還組織召開了“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未來産業企業系列座談會。第一場就是圍繞前沿生物領域,林宇在現場面對面地拋出了自己的難題。也在這次座談會上,林宇與到場的金融機構、政府産業基金建立了聯繫。
“企業提出需求,能回復的現場就得到了答案。現場回復不了,當即記錄並承諾儘快提供解決方案。”從政企面對面座談會的種種細節中,林宇切身感受到了成都對民營企業的重視和支持。
持續營造識才、敬才、愛才、用才的創新創業環境和營商環境,正因如此,在全國人口負增長的背景下,成都依然保持著極強的人口吸引力。拉長時間線,從2010年到2023年,成都常住人口凈增735萬,年均增長超過50萬人。眼下,成都的人口總量接近2200萬人,無限逼近全國人口第三城北京。
總是有人把這歸結于成都的“安逸”,“逃離北上廣,我來到了成都”這樣的段子,幾乎成為了互聯網上的流量密碼。
別被騙了!就像班上那些看似輕鬆自在的同學,用“安逸”和“巴適”包裝自己,實則底牌十足、實力強勁,一旦展現便會讓人刮目相看。
擁有2100多萬常住人口的成都,真正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關鍵,是産業經濟的發展潛力與綜合競爭力——讓人才在這裡有奮鬥的動力、有拼搏的底氣。
文字 | 胡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