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電力聯網工程10年累計輸送電量約87億千瓦時
2024-11-22 15:41: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李萌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已滿十年。十年來,四川電網和西藏電網雙向累計輸送電量合計約87億千瓦時。其中,四川向西藏送電30.8億千瓦時,西藏向四川送電56.4億千瓦時。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10年累計輸送電量約87億千瓦時

川藏電力聯網輸電線路跨越金沙江大峽谷 攝影 劉湘釩

  據了解,川藏電力聯網工程是“十二五”期間國家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設項目。工程通過500千伏輸電線路連接四川電網與西藏電網,總投資66.3億元。工程東起于四川甘孜鄉城縣,西至西藏昌都市,全長1521公里。

  10年前,國家電網40多家參建單位、2萬餘名建設者戰勝江河阻隔、高原缺氧等艱難險阻,建成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創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區電網建設的新紀錄。這項當年被譽為全球最具建設挑戰的輸變電工程的投運,結束了西藏昌都地區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

  “在川藏電力聯網工程投運前,家裏只能用25瓦的燈泡,還時不時停電。現在,村裏家家戶戶都亮堂了,每年採摘的松茸等農副産品都可以放在冰箱保鮮。生産生活都用上了電器設備。”甘孜州巴塘縣夏邛鎮村民文祥林是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建成投運的見證者。他表示,這十年,當地電力、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越來越好,家裏還建起了村裏的電商物流服務點,收入比十年前翻了近10倍。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途經川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850米,最高海拔達到4980米,沿線高寒缺氧、地質災害頻發。在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上,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高原輸電線路巡檢相結合,安裝避雷器、在線監測等智慧設備1500余套,還建立邊遠深山線路和重點區段“瞭望哨”,不斷提升輸電線路的巡視、維護和檢修工作。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10年累計輸送電量約87億千瓦時

電力工人在走線檢查 攝影 李晨萌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安全運行十年來,我們以500千伏巴塘站為戰鬥堡壘,輪換鍛鍊近50名青年員工,積累了豐富的高原地區變電站運維保障經驗。”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雅安分部副主任葉燁介紹説,該公司構建“智慧機器人+無人機+在線監測”的立體化巡檢體系,不斷推動高原變電站運維檢修向智慧化、科技化升級。

  十年來,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先後進行5次重要升級建設,網架結構愈加堅強。2018年,巴塘500千伏變電站升壓擴建工程完工,川藏電力聯網工程電壓等級由220千伏升至500千伏,實現川藏電力聯網工程與藏中電力聯網工程互聯互通,標誌著西藏電網邁入超高壓時代。2022年,蘇洼龍水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投運,西藏境內首座百萬千瓦級電站投産發電,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外送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巴塘至瀾滄江500千伏線路投運,川藏電力聯網第三通道正式形成。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10年累計輸送電量約87億千瓦時

屹立在海拔3300米象鼻山頂的500千伏巴塘變電站 攝影 李威

  目前,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正在加快建設,將進一步推動構建以特高壓電網為主網架、區域間交直流混聯的西電東送電網,服務川藏兩地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助力清潔能源實現更大範圍優化配置。(文 李威 劉湘釩 王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