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蓬溪:正月十四 “送蠐蟆” 萬人點燈祈安康
2025-02-14 18:03: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雯涵責編:馮巧鳳

視頻製作: 汪鑫群

  農曆正月十四晚,遂寧市蓬溪縣文井鎮白鶴林村被一片璀璨燈火與歡聲笑語包圍,一年一度的“送蠐蟆”民俗活動在這裡舉行,承載著市民對新一年幸福安康、風調雨順的美好祈願。

  夜幕低垂,星光點點。數以萬計的男女老少手持各式各樣的“蠐蟆燈”,沿著鄉間小路緩緩行進。這些“蠐蟆燈”形態各異,有的製作成生肖動物的模樣,有的則描繪著吉祥圖案,每一個都蘊含著製作者的心願與祝福。

  當隊伍抵達河邊時,煙花綻放,將夜空點綴得五彩斑斕。人們紛紛將自己的“蠐蟆燈”插入土中,象徵著將一年的晦氣與疾病送走,迎來新一年的好運與健康。整個活動現場充滿溫馨與歡樂,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仿佛在這一刻,所有的煩惱都被拋諸腦後。

  “送蠐蟆”民俗活動起源於清朝,相傳一到農曆正月十四這一天,蓬溪縣境內就會爆發大規模的瘟疫,村民就自製“蠐蟆燈”,趕跑了“蠐蟆瘟”。從此,正月十四“送蠐蟆”的風俗便一直延續至今,寓意也由最初的趕瘟疫、祈求上天保祐,逐漸演變成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與期望。2018年,蓬溪縣民俗“送蠐蟆”納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據悉,這也是當地群眾迎接元宵節的重要活動。

  活動當天,蓬溪縣還精心組織民俗“搖嫩竹”、蠐蟆燈製作體驗、千人品元宵、文藝展演、非遺集市等活動。(文 李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