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資陽造”火箭再出征 “一箭八星”點亮産業突圍新征途
2025-03-18 10:01:31來源:封面新聞編輯:楊雯涵責編:馮巧鳳

  3月1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伴隨著現場的轟鳴聲,“四川資陽造”第二枚“谷神星一號”(遙十)民營商業運載火箭騰空而起,順利完成“一箭八星”任務。

  這是屬於資陽的又一高光時刻,歡呼的人群與火箭尾焰交織,仿佛映射出資陽臨空經濟區星河動力新一代固體飛行器研發生産基地內的燈火通明。從“西部車城”到佈局“商業航天”,從地面到太空,從傳統賽道到新質生産力,這也是資陽點亮蒼穹的一次産業突圍。

  再度升空

  “資陽造”火箭完成“一箭八星”任務

  3月17日16時07分,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遙十)運載火箭(任務代號:Auld Lang Syne),順利將雲遙一號55-60星、中科衛星06星、07星共8顆衛星送入535公里太陽同步軌道。

(轉載)四川“資陽造”火箭再出征 “一箭八星”點亮産業突圍新征途

火箭成功發射。星河動力航天供圖

  據了解,此次發射的雲遙一號55-60星配置了GNSS掩星載荷,能夠通過對GNSS掩星數據的反演,獲取大氣層的溫度、濕度、壓力以及電離層電子密度等信息。這些數據在氣象觀測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價值,將為天氣預報、氣候監測、空間天氣預警等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而中科衛星06、07星均配置了多光譜相機載荷,能夠獲取高品質的遙感圖像。兩顆衛星的加入將進一步拓展AIRSAT星座的對地遙感觀測手段,增加遙感數據的多樣性,為農業、林業、資源環境、防災減災等領域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遙感數據服務。

  這是資陽星河動力新一代固體飛行器研發生産基地生産的第二枚商業運載火箭。該項目一期于2024年8月30日竣工投産試運行,同年12月2日,首枚“資陽造”谷神星一號固體商業運載火箭下線運往發射中心。2025年1月20日,順利完成發射任務,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據悉,該型商業運載火箭直徑1.4米,整流罩直徑1.6米,箭長約20米,起飛品質約33噸。

  目前,在上述基地內,第三枚“谷神星一號”火箭正加緊總裝,現場相關負責人還透露,“今年計劃完成6至8發火箭總裝,項目二期場地建設也將在上半年啟動。”

  點亮蒼穹 

  著力構建“運載火箭+電磁發射”産業體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産業安全健康發展,這是“商業航天”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這是一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賽道。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産業保持著22.3%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到2030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

(轉載)四川“資陽造”火箭再出征 “一箭八星”點亮産業突圍新征途

發射現場。(攝影/王衡)

  資陽市敏銳捕捉到這些訊息。近年來,當地把商業航天作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方向,引進落地星河動力新一代固體飛行器研發生産基地、商業航天電磁發射研發基地等項目,推動商業航天産業“從無到有”、被納入全省25個産業新賽道。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資陽市召開專題研究全市商業航天産業發展工作的會議,提到要準確把握商業航天産業發展趨勢和特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發揮區位交通優勢,圍繞突破運載、形成集群,著力構建“運載火箭+電磁發射”特色鮮明的商業航天産業體系。

  前者是資陽市錨定商業航天産業鏈關鍵環節,引進頭部企業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公司,建設的新一代固體飛行器研發生産基地;後者則是與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共建資陽商業航天發射技術研究院,聚焦電磁發射技術攻關。

  資陽的航天敘事正從“造火箭”向“用火箭”延伸,上述電磁發射技術若突破,或將改寫商業航天發射成本結構。

  而當“谷神星一號”(遙十)民營商業運載火箭劃破天際,資陽證明了內陸城市産業升級的另一種可能——不在傳統賽道爭衡,而是以國家戰略為支點,用超前佈局撬動未來産業。這座城市的實踐也揭示:在太空經濟的星辰大海中,地理位置不再是決定性枷鎖,敢為人先的戰略魄力與産業鏈生態的精密編織,才是真正的“飛天燃料”。(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