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欽州—成都”鐵海聯運進口冷鏈測試班列開出
新通道公司城鄉冷鏈物流(金川)直採基地
陳風 (圖片由四川港投新通道公司提供)
3月31日淩晨,一列滿載進口凍墨魚的冷鏈專列,抵達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冷鏈物流成都國際鐵路港基地。50多個小時前,這趟專列從剛開園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冷鏈物流欽州港基地發出。
由此,西部陸海新通道上,一南一北、一輻射內陸一連接海港的兩個重要節點,實現“跨越山海”的聯動,一條連接東盟—西部(四川)的冷鏈物流大通道正式形成。
這條新通道,由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通道公司)打造而成。四川省港投集團是四川對外開放“主力軍”,作為該集團直屬一類企業,新通道公司主動服務和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圍繞發展物流産業園區、助力川貨出川出海,持續打造高水準開放的“新通道”。
建樞紐 沿開放通道布設物流節點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連結中國西部省份和東盟國家的物貿大通道,以廣西北部灣為出海口進行貿易轉換。《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提出建設3條主通道,其中,從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通道是距離最短的一條,也是四川南下最近的出海大通道。
沿西部陸海新通道進行戰略佈局,四川省港投集團牽頭、新通道公司主導實施,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和廣西北部灣分別投建兩個冷鏈物流基地。相隔1000多公里,兩個基地一南一北“陸海呼應”——一個位於“陸上港口”成都國際鐵路港,是眾多國際班列的起點;另一個位於“海上樞紐”欽州港,是連結東盟國家和中國西部省份的重要出海口。
2023年1月10日,成都基地(一期)建成投運;2025年3月28日,欽州港基地建成開園,併發出“欽州—成都”鐵海聯運進口冷鏈測試班列。兩個基地實現“雙向奔赴”,陸海相連、南北互通的全新進出川大通道正式形成。通過這條通道,川貨能實現“最短距離、最優路線”出川出海,進口冷鏈貨物也能以最快速度轉運至西南地區。
欽州港基地開園當天,在廣元,由新通道公司主導投建的川陜甘鐵路冷鏈及糧食供應鏈産業園區正在火熱建設中,全力衝刺今年10月投運的目標。廣元是國家糧食物流通道關鍵節點,該園區位於廣元國際鐵路港核心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可無縫銜接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糧食“整列到發、當天轉運”。
目光向外,新通道公司正積極連結資源,力求整合西北、中亞等地的優質糧源和成渝地區、川陜甘地區市場需求,發揮集團物流優勢,貫通糧源集採、多式聯運和銷售直供供應鏈條,打造川陜甘糧食物貿基地。目前,該項目已與哈薩克斯坦巴圖農業果蔬龍頭企業、新疆喀什糧油集團、中國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等10余家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待正式投運後,預計年週轉糧食50萬噸、冷鏈商品15萬噸。
類似這樣的“樞紐港”,已有5個項目在廣西、四川落地實施和建成投運。新通道公司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沿南向西向開放通道調研考察了60余個投資項目,重點推進其中10余個具有戰略性、支撐性的投資項目。厚積薄發,今年,還將有多個項目陸續落地。
沿開放通道佈局,新通道公司還在天津、廣東、新疆以及省內的成都、阿壩、廣元等地,廣泛設立運營網點,已有8個投入運營。
海外,南向通道上,已在泰國尖竹汶府設立海外倉,今年將在泰國曼谷設立川果出口分撥點和第二接貨倉,在越南、智利設立水果接貨點;西向通道上,已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落地海外倉,今年還將在阿拉木圖和俄羅斯莫斯科設立川果出口分撥點。
以樞紐為“幹”,以網點為“支”,一張輻射中亞、東盟主要國家的物流網雛形已現,還在不斷織密中。
助産業 大力發展“園區+冷鏈”“園區+物貿”
今年3月,2024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揭曉,由新通道物流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學共同完成的《面向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冷鏈物流運輸組織關鍵技術研究及實踐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評審專家評價其“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這是新通道公司在冷鏈物流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實踐所得。
2021年,《“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發佈。這是我國首份冷鏈物流領域五年規劃,旨在促進我國冷鏈物流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型。新通道公司將冷鏈物流作為發展著力點,建園區、搭平臺、廣覆蓋,不斷探索冷鏈物流的降本增效,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冷鏈物流服務水準。
本次發出的“欽州—成都”鐵海聯運進口冷鏈測試班列,就是一個生動案例。西南地區進口凍肉、海鮮等冷鏈産品需求量大,主要通過“海公聯運”送達,貨物海運到東部沿海港口,轉公路運輸到達目的地。川渝地區地處內陸,運輸成本高,導致價格昂貴。現在,貨物通過欽州港進口,經鐵路運抵成都,再分撥到川渝地區,開闢了一條連接川渝、輻射西部的冷鏈物流新通道。
本次運輸中,新通道公司聯合各合作夥伴,推動多式聯運各環節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提高全程通關、作業、中轉和聯運效率,將綜合物流成本降低15%左右。新通道公司負責人表示,正積極推動該班列常態化開行,後續還將探索南美洲國家經欽州至成都鐵海聯運班列以及多式聯運“一單制”,把“最短通道”打造為“最優通道”,助力特色川貨“走出去”、海外優質消費品和緊缺資源“引進來”。
這段時間,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冷鏈物流成都國際鐵路港基地,每天都有來自阿壩州、涼山州的牦牛肉、藍莓入倉,經過加工或分揀、包裝,隨冷鏈物流車隊運至外地,或分發到川渝地區大型商超。基地提供從倉儲、運輸、分級分揀到分銷、配送、報關報檢的“一站式服務”,吸引肉類、海鮮、水果、蔬菜等生鮮商品聚集。
圍繞開放通道上的節點,新通道公司大力培育“園區+運配貿産融”供應鏈一體化綜合物貿服務業務,推動物流通道變為物貿通道,吸引産業聚合發展。
剛開園的欽州港基地建成設施6.8萬平方米,集冷鏈物流、貨物進出口、倉儲、運輸、加工、檢驗檢疫于一體,吸引進口冷鏈産品來此中轉;正在打造的川陜甘鐵路冷鏈及糧食供應鏈産業園區,集合了糧食儲備、直採、倉儲、質檢、配送、金融、信息等多種功能,將打造川陜甘冷鏈分撥中心,推動具有高附加值的廣元貨品出川出海;在四川省港投集團托底性幫扶的廣元市青川縣,幫助當地農特産品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將青川生産的幹制香菇、木耳、羊肚菌等賣到中亞,形成常態化售賣通道……
展開新通道公司的佈局圖,一張進出口業務表吸引眼球:南向通道上,進口厄瓜多爾蝦、阿根廷牛肉、智利車厘子、越南泰國榴蓮到川渝,出口西昌葡萄到泰國;西向通道上,從俄羅斯進口煤炭轉運到國內需要的地方,並取得“海天”等調味品牌在中亞五國的銷售代理權,推動四川特色農副産品長期出口至中亞。
暢通道,建樞紐,聚産業。以南向西向國際物貿通道體系、多式聯運智慧樞紐園區服務體系、城鄉綠色物流網絡節點服務體系“三大服務體系”為支撐,更多的開放發展新通道正在打通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