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記者 楊雯涵):3月27日上午,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開幕。本次大會以“極視聽·強賦能”為主題,共舉辦41場論壇、研討、交流活動,27場發佈、簽約和産業推介活動,50余場市民互動活動,30余家企業參展,近500名嘉賓將進行演講分享。
開幕式現場 攝影 楊雯涵
開幕式現場,“視聽賦能 科普未來”知識就是力量科普視聽行動、2025年“視聽中國 全球播映”活動正式啟動,中國工程院院士、應用物理學家杜祥琬院士宣讀《“知識就是力量”科普視聽行動宣言》;2025全國視聽文藝進校園活動同步啟動,韓紅、侯京健等文藝工作者代表登臺,呼籲通過精品視聽作品傳遞時代精神,通過優質視聽作品滋養青年精神。當天,網絡視聽精品扶持專項基金正式成立,發佈“網絡視聽助力中國品牌日活動合作計劃”。
英國雄獅電視首席創意官、聯合創始人理查德·布拉德利作主題演講 攝影 楊雯涵
隨後,英國雄獅電視首席創意官、聯合創始人理查德·布拉德利,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院士,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文化發展與傳播研究院院長熊澄宇,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董事長、臺長、總編輯龔政文,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大會精品內容展覽一隅 攝影 楊雯涵
“全球市場對中國故事需求旺盛。世界對中國充滿好奇,優質的中國題材內容極具吸引力。”理查德·布拉德利在主題演講中指出,“隨著全球化平臺、數字革命、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崛起,我們正處於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但是,若想講述觸達全球觀眾的故事,這些都僅是工具。技術革新固然有助於進行跨越國界、語言與文化的傳播,但成功的關鍵仍在於核心的創作者。”
此外,《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在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發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40億人,使用率達93.8%,連續6年保持網絡視聽應用細分領域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微短劇的用戶規模達6.62億人,半年增長率高達14.8%,使用率為59.7%,較2024年上半年增長7.3個百分點。僅半年時間,微短劇獨立應用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從90分鐘漲到101分鐘。
與此同時,“中國風”正在走向世界。《報告》顯示,中國視聽類應用在全球影響力凸顯,取得超1/4的下載量份額,並創造近30%的營收佔比。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副秘書長、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結表示,在短視頻、微短劇等新興業態帶動下,中國視聽産業的全球影響力持續上升,正在成為全球視聽領域的重要力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