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首個萬億級 傳統畜牧業“鏈”上現代化
2025-04-15 09:45:37來源:四川日報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根據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千億級優勢特色農業産業建圈強鏈培育方案》,四川將聚焦畜牧、糧油、蔬菜、水果、茶葉、蠶桑、水産、林竹、調味品和食藥同源産業鏈,給出10個優勢特色農業産業建圈強鏈“路線圖”。其中,四川首個衝刺萬億級農業産業——畜牧萬億産業建圈強鏈培育方案已出爐。

  四川是農業大省,有15項農産品産量居全國首位。首個萬億級農業産業培育計劃,為何聚焦畜牧?

  “第一”背後的全産業鏈現代化基礎

  目前,四川以生豬、牛、羊、兔為代表的畜牧産業總産值已突破7300億元。相比于糧油、蔬菜、水果,這是四川農業産業中産值最大的領域,也是農業領域最有希望率先突破萬億級的産業。

  産值領先背後,是四川畜牧産業較高的規模化養殖比例,以及全産業鏈現代化發展基礎。

  先看養殖規模化。在全省畜牧總産值中,年出欄量常年居全國第一的生豬産值佔據“半壁江山”,生豬規模化養殖引領全省畜牧規模化養殖進度。當前,四川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比例超過60%,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再看全産業鏈現代化。當前,四川有9個農業産業集群納入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建設名單。其中,畜牧産業佔據4席,分別是川豬産業集群、山地肉牛産業集群、甘孜牦牛産業集群、肉兔産業集群。

  集群建設,帶來全鏈條提質增效。以樂山、自貢的肉兔産業集群為例,自貢有8000家冷吃兔加工、銷售企業(包括門店)。完整的産業鏈條支撐下,全省肉兔産業年産值已突破250億元,穩居全國首位。

  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四川畜牧産業鏈誕生不少重點企業。四川6家上市農企中,4家主營業務集中在畜禽領域,分別是新希望、通威、巨星農牧和德康農牧,主營畜禽飼料、養殖、銷售。

  儘管四川畜牧産業具備衝擊萬億級産業的基礎,但龍頭企業、鏈主企業數量少,精深加工鏈條不完整,缺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精深加工産品,是目前制約畜禽産業衝刺萬億級的主要因素。省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舉例,在豬肉精深加工方面,目前四川豬肉仍以熱鮮肉消費為主,豬肉精深加工佔比不到25%,精深加工附加産值增幅不大。“畜禽産業衝刺萬億級,要解決好短板問題。”

  企業是整個“圈中”“鏈上”的主體

  在宜賓南溪經開區九龍食品園區,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豬屠宰車間,採用二氧化碳致暈、脈衝自動感應燎毛以及自動分級入庫等國際先進的屠宰設備工藝的全進口屠宰線有序運行。這是德康農牧佈局在宜賓市的年300萬頭生豬屠宰深加工項目,也是這個四川畜牧産業鏈主企業在生豬“飼料生産—生豬養殖—生豬屠宰—食品深加工”全産業鏈佈局中的關鍵一步。

  梳理四川畜牧萬億産業建圈強鏈“路線圖”,企業是整個“圈中”“鏈上”的主體。

  方案明確,力爭3—5年時間,全省畜牧全産業鏈産值增加2690億元、邁上萬億新臺階。企業是方案中的焦點。例如引育一批大型白羽肉雞養殖企業,推廣“公司+家庭農場”的聯農帶農模式;培育壯大蛋禽領軍企業,持續開展蛋禽養殖標準化建設;打造一批年産值上億元的“名優特新”現代畜牧機械研發與生産企業;支持企業創建産品品牌。

  “在産業建圈強鏈中,關鍵是突出企業主體,以鏈主、鏈屬企業為主,建立産業鏈企業梯度培育臺賬,充分發揮企業在産業規劃、項目建設、科技創新上的主體作用。”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例如,組織科研單位、鏈主企業牽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新工藝、新裝備、新産品研發和産業化示範應用。圍繞企業需求精準制定支持政策,做好鏈主企業培育和招引。

  今年1月,德康集團與宜賓市興文縣政府簽訂年産45萬噸飼料加工項目合作協議。德康集團總裁姚海龍介紹,作為四川生豬産業鏈主企業,接下來將帶動合作農戶及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搭建覆蓋育種、養殖、屠宰、加工到消費終端的全鏈條數字化平臺,推出生豬産業鏈金融産品,培養數字化養殖、食品加工等專業人才,協同推進四川生豬産業建圈強鏈。(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