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陽光灑在綿陽市安州區的土地上,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工廠車間裏機器轟鳴,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鄉村田野中農事繁忙,街頭巷陌間煙火升騰。作為綿陽最年輕的市轄區,安州正以奮進之姿,在高品質發展的賽道上加速奔跑,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工業引擎:科技賦能 量質齊升
在安州高新區,科技創新成為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4月28日,記者走進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創科技)智慧小家電事業部注塑廠內,只見80台自動注塑機高速運轉,13條全自動生産線有序作業。其生産的塑膠製品應用廣泛,涵蓋小型精密注塑件、中大型空氣凈化器外殼及高速旋轉運動部件等。
據悉,愛創科技一季度生産3000余萬件塑膠製品,正全力推進智慧化産線升級,今年已確定近20個自動化重點項目。該公司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研發團隊在數智領域的探索,推進了設備智慧升級、全自動部件加工檢測、多機協同自動化生産等工序,助力智造能力不斷提升。
智慧化産線 (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愛創科技是安州高新區企業發展的縮影。近年來,高新區將數字技術與先進製造業融合創新作為擴大競爭優勢的關鍵,加快企業全週期數字化應用,推動製造業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去年以來,85家企業通過“智改數轉”提升了生産效率、降低了經營成本。
同時,安州高新區優化産業結構,構建以先進複合材料、智慧製造為主導,醫藥食品、光伏儲能為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截至2024年末,園區主導和特色産業産值佔比達94%,“四上”企業達356戶。
今年開年以來,安州高新區更是表現優異。一季度,該園區GDP增速8.7%,位列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9.7%,固投增速達68.7%。2024年,園區榮獲省級綠色工業園區、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等榮譽。
企業實力也顯著增強。2024年園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41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49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總數達64家;新增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4家,總數達40家,凈增數量創歷史新高,排名全市同類園區第1。園區億元以上企業達63戶,其中好醫生藥業集團連續11年入選工信部“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銀河集團建立了鉻鹽行業唯一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被評為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農文旅融合:釋放美麗經濟新活力
隨著氣溫回升,安州各地花卉相繼開放,全區圍繞“賞花 + 文旅”模式,將“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4月26日,綿陽安州宇承玫瑰園開園迎客。園內有400余個品種的玫瑰,遊客漫步花海,享受野趣。
宇承玫瑰園位於安州區塔水鎮浮萍村,是“一村一韻”鄉村旅遊示範點。由綿陽宇承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于2016年打造,是集花木種植、科普教育、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玫瑰莊園生態種植研發基地”。2025年入選第一批“天府森林糧庫”現代産業基地,獲多項科研教學實踐基地稱號。
宇承玫瑰園 (杜康 攝)
園區連片樹狀玫瑰花種植面積600余畝,畝産量3萬餘朵。園內設有玫瑰迷宮、風鈴長廊等特色打卡點及兒童遊樂區、特色美食區等配套設施。今年首次設置生漆非遺文化體驗展位,帶動遊客參與漆扇製作,了解塔水生漆非遺文化。園區還通過園內用工帶動本地農民增收,預計勞務支出300余萬元。
未來,基地將以“一三産業聯動發展”為基礎,以入選“天府森林糧庫”為契機,發展玫瑰加工産業,完善全産業鏈,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
除宇承玫瑰園外,安州區文旅活動精彩紛呈。2025年春節期間,綿陽安州新春燈會在安州河東濕地南湖公園舉行,此外還推出羅浮山、白水湖景區門票全免優惠政策,舉辦“福滿羅浮山·春醉白水湖”新春系列活動,春節假期接待遊客130.11萬人次。3月,中國自行車運動騎遊大會暨“騎遍四川·安逸安州”2025年第八屆中國·安州環山環湖自行車公開賽開賽,吸引1500人參加。此後,紅花源梨花節、中國春社·雎水踩橋、蝴蝶谷採鮮節等活動陸續舉辦。
2025年1月—3月,安州區接待遊客456.22萬人次,同比增長17.55%;旅遊收入33.08億元,同比增長15.42%。安州區文旅産業發展得益於自然風光、文化底蘊,以及政府精心規劃和推動。今年初,文旅部門推出35項主題活動,打造“四季安逸”全時全域全齡可遊的文旅體驗,延伸産業經濟鏈、供應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安州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工業領域,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深入和産業結構的持續優化,安州高新區有望實現更高品質的發展,向著更高的目標穩步邁進。在農文旅融合方面,安州區將繼續深挖特色資源,豐富文旅産品供給,提升旅遊服務品質,進一步釋放“美麗經濟”的活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如今,安州這座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城市,正以昂揚的姿態,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川經瞭望記者 張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