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越西縣黨員先鋒隊助力春耕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5-05-07 14:32: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目前,在涼山州越西縣,一年一度的春耕生産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當地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號召,深入田間地頭,以實際行動助力春耕備耕工作,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能”。從梯田開耕儀式到農業技術指導,從解決實際困難到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越西縣的黨員們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作風,在廣袤的田野上書寫著新時代的“春耕圖”。

  黨建引領開耕儀式 傳承農耕文化

  4月14日,越西縣普雄鎮陽坡村迎來一年一度的“彝鄉春韻·梯田耕新”開耕活動。作為越西縣“嶲州花事·花田有戲”系列活動的重頭戲,此次開耕節不僅是一場農事活動,更是一次民族文化與農耕文明的生動展示。在活動現場,黨員先鋒隊全程參與組織協調,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身著傳統彝族服飾的村民在梯田旁舉行莊重的祭祀儀式,祈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黨員志願者積極協助村民準備祭祀用品,維護現場秩序,並向前來參觀的遊客講解彝族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隨著儀式的結束,村民趕著耕牛、扶著犁耙,正式開啟春耕勞作。黨員也紛紛挽起褲腿,下田與村民一起耕作,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還組織當地小學生參與農耕體驗,讓孩子們在黨員志願者的指導下,感受傳統農耕的艱辛與樂趣,傳承農耕文化。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青少年的勞動意識,也為彝族農耕文化的代際傳承搭建了橋梁。

  科技賦能春耕生産 黨員送技到田間

  在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越西縣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組織農業技術骨幹成立“黨員技術服務隊”,深入各村寨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這些黨員技術員帶著最新的農業知識和實用技術,走進田間地頭,為農戶解決生産中的實際問題。

  針對越西縣特有的梯田耕作環境,黨員技術服務隊重點推廣適合山地農業的新品種和新技術。他們通過現場示範、手把手教學的方式,向農戶傳授科學選種、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實用技術,幫助農戶提高種植效益。在陽坡村,黨員技術員還特別指導村民採用“稻魚共生”等生態種養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增加農戶收入。

  為擴大技術覆蓋面,越西縣黨員先鋒隊還創新服務方式,利用微信群、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及時推送農業技術信息、天氣預警和惠農政策,讓農戶足不出戶就能獲取所需知識。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山區信息傳遞不暢的問題,得到農戶的好評。

  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拓寬增收渠道

  越西縣黨員幹部不僅關注傳統農業生産,更著眼于鄉村振興大局,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在今年的春耕活動中,黨員們主動對接旅遊部門,將傳統的開耕儀式打造成為鄉村旅遊的新亮點,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體驗。

  陽坡村的五彩梯田已成為“網紅”打卡地。黨員志願者擔任講解員,向遊客介紹梯田農耕文化和彝族風情,同時組織農特産品展銷,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這種“農業+文化+旅遊”的模式不僅提升了越西縣的知名度,也為當地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

  為進一步延伸産業鏈,黨員們還協助農戶開發農耕體驗、農家樂、民宿等配套項目,讓遊客能夠深度參與農耕活動,體驗原汁原味的彝族生活。這些創新舉措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越西縣的春耕畫卷正在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徐徐展開。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黨建紅”與“春耕綠”交相輝映,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圖景。黨員們用實幹與擔當,書寫著新時代的“山鄉巨變”,為越西縣農業高品質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提供堅強保障。(文 金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