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涼山州越西縣借鑒安徽桐城六尺巷典故,以“黨建領事、禮讓和事,群眾説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理念為引領,探索創新“六尺街工作法”,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水準。
築牢黨建引領“主陣地”。越西縣持續建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善“三級書記一手抓”的基層治理責任體系,聚焦項目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成立項目專班,充分發揮三級書記主體責任作用,全面實施“書記領辦項目”親自安排、具體抓、抓具體;結合鄉鎮“去機關化”改革,持續優化“網格化”管理機制,建立“鄉鎮班子成員聯村、村‘兩委’班子和鄉鎮工作人員包組、鄉鎮和村組三級幹部包戶”治理體系,全面實行“多網合一、一網運行”,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創建“一攬子包乾”工作法,以基層黨組織為“軸心”,開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資源聯享、服務聯抓、治理聯動“五聯”活動,匯聚多方力量,堅持“一戶一研判、一戶一方案”的原則,分門別類整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臺賬;制定困難戶必訪、孤寡老人必訪、矛盾糾紛較大的家庭必訪等“八必訪制度”;開通“鄉村幹部直通車”,製作包村幹部和村“兩委”幹部聯繫卡,貼在每戶群眾門口,切實發揮黨員幹部在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輔導、行為矯治等方面的作用。
激活糾紛化解“內驅力”。越西縣探索建立“説、辦、評”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法,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建立健全“群眾説事”制度,通過組織召開“黨建月會”“群眾知情大會”“民情懇談會”,聽取群眾訴求,收集群眾意見,建立良好的幹群關係,凝聚廣泛共識;探索搭建“一站式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建立禁毒防艾、控輟保學、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紅黃綠三色管理”機制,創新“一站式”便民服務模式,全面提升基層治理管理效率與服務水準;引導“五老”、“兩代表一委員”、“德古”(彝族調解員)、致富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加入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確保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建立群眾評事平臺,通過“網格員”入戶走訪、電話回訪等途徑,對當事人進行跟蹤回訪,了解調解結果的滿意度以及是否存在新的矛盾糾紛,聽取收集雙方需求與利害關係,切實做到對網格內糾紛心中有數、應對有策;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監委主任作用,將“群眾説事”辦結情況納入村級“三務”公開中的黨務公開內容,每季度晾曬一次村級臺賬,接受廣大群眾監督;成立縣鄉兩級監督小組,通過“四不兩直”方式,不定期暗訪督導,防止出現虛假瞞報現象。
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越西縣堅持把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賦能基層治理的有效載體,引領鄉村善治從“實踐探索”向“精耕細作”轉變;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設立“紅黑榜”、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建立“積分超市”,將群眾互幫互助、拾金不昧等有益於村社發展、鄰裡和諧的事項納入積分獲取渠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主陣地,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領廣大婦女群眾、志願者持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幫助留守老人等特殊群體,傳遞溫暖與關懷;將清廉村居建設與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等工作互融互促,挖掘優秀家風,實施開展“亮身份、曬家風、比清廉”等活動,在拓寬的“六尺街”沿線打造家風文化廊、鄉風文明墻、廉潔教育路,展現“六尺巷精神”的內涵和魅力,整合定點幫扶單位力量,組建宣講團,每月開展一次“微宣講”,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 阿西阿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