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四川品牌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31個産品獲“天府名品”品牌授權……5月9日,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活動現場,“四川製造”和“四川創造”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這場活動也拉開了中國品牌日四川活動的帷幕。
四川品牌“新畫像” 發佈《四川品牌發展報告2025》
以“四川造”為代表的四川品牌發展怎麼樣?活動現場發佈的《報告》給出了答案。
報告結合一年來四川推進品牌建設的實踐,描繪出四川品牌的“新畫像”。
眼下,四川在工業領域圍繞六大優勢産業做優“四川製造”品牌,在農業領域擦亮“天府糧倉”“天府菜油”等高品質名片,在服務業領域高標準打造“蜀裏安逸”消費品牌和天府旅遊名縣名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集群品牌。
《報告》發佈時攜取一組數據——“34567”,鮮活印證了四川特色産業集群産品的影響力:全國30%的水電産量、全國40%的出口平板電腦、全球50%的大型電站鑄鍛件、全國60%的核電産品、全國70%的竹漿,都産自四川。同時,《報告》系統梳理總結産業提質升級中涌現的“新勢力”品牌,人形機器人、載人航空器、智慧網聯車、天地衛星網、重磅創新藥等層出不窮,形成引領支撐未來發展的“爆發點”。
對此,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産品走向品牌,是企業發展壯大乃至經久不衰的必由之路。編製品牌《報告》不僅要繪製四川品牌發展的“全身像”“全家福”,還要通過分析品牌發展的大趨勢,引導各類企業更加重視品牌建設,構建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枝繁葉茂”的品牌創新生態。
設立“39市集” 關注托底性幫扶特色品牌
當前,四川正加快推進“15+N”重點産業建圈強鏈,不斷提升産業發展能級和水準。為此,中國品牌日四川活動專門設立“川造科技區”,集中展示人形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氫能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遙感衛星、LED卷屏等關注度高的科技創新産品,讓市民朋友和遊客在親近“四川造”的過程中,感受到天府大地新興産業發展的蓬勃態勢。
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舞臺上,來自學界、企業的代表講述的向“新”而行的故事,帶來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的啟示。
以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天府絳溪實驗室量子互聯網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強為例,他帶來了全球首個氮化鎵量子光源晶片。“讓量子科技成果‘上書架’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上貨架’。”周強展示的另一款由鈮酸鋰材料製作而成的量子光源,已批量應用在“銀杏一號”量子互聯網實驗床中,憑藉其經濟、實用的優勢,獲得2024年國際光子大會金獎。“在不久的將來,‘四川造’量子光源必將為每一個人帶來量子科技的曙光。”
此外,托底性幫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推動欠發達縣域振興發展部署開展的一項創新性工作,通過建立完整的幫扶體系,正實現用産業和品牌助力39個縣加快追趕、跨越發展。
對此,39個縣域的更多産品出現在活動專門設立的“39市集”,産品總數超過1100種。“優美的生態賦予這些産品較高的品質,希望通過品牌日舞臺,讓‘小産品對接大市場’,帶動欠發達縣域的群眾過上更加紅火的生活。”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責任人説,這也體現了品牌日充滿煙火氣的一面,“39市集”持續到11日。
金字招牌累計認定31個“天府名品”産品
區域公共品牌是一個地理區域的集體品牌,通過整合該地區獨有的自然資源、文化背景、生産方式等多維要素所形成的産品品牌、工程品牌、服務品牌的整體形象,代表著該地區的獨特性和競爭力。
“天府名品”作為四川區域公共品牌,是四川最高品質水準的“金字招牌”。2023年四川出臺《“天府名品”品牌建設管理辦法(試行)》,2024年制定《“天府名品”標準建設工作細則》《“天府名品”認證工作細則》《“天府名品”品牌標識授權管理工作細則》,推動“天府名品”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整體上看,“天府名品”堅持“品質內核、品質高端”定位,對標“國內領先、國際一流”,聚焦“創新驅動、標準領先、品質卓越、品牌引領、社會責任”品質內涵,支持優勢産品通過“自我聲明”(企業自主申報、審核審查)及“品質認證”(企業自願委託、實施認證)方式,獲得“天府名品”品牌標識授權。
省品質強省辦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打造“天府名品”品牌,累計認定31個“天府名品”産品。在活動現場發佈了31個獲得“天府名品”品牌標識授權的産品名單,併為獲得授權的企業頒發證書。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杜江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