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榴蓮降價30% 多式聯運激活“甜蜜經濟”
2025-05-16 09:24:40來源:成都商報編輯:馮巧鳳責編:馮巧鳳

  “現在榴蓮明顯便宜了,像這種金枕榴蓮,現在只要20多元,上個月要30多元。”最近,成都玉林路上一家水果店內,正在挑選榴蓮的鄭女士告訴記者,目前正是榴蓮成熟期,買4斤左右重量的金枕榴蓮只要100多元。

  在隨後的記者走訪中了解到,進入5月中旬,榴蓮、山竹等熱帶水果逐漸進入銷售旺季,價格也出現了明顯回落。

  榴蓮價格下降約30%

  銷量增長明顯

  在成都武侯區一家盒馬鮮生店內,金枕榴蓮銷售標價為29.9元/斤,現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5月以來,售價下降明顯,銷量非常大。我們店每天都會進200多斤的金枕榴蓮,除了一小部分沒有熟透的,其餘的基本全部賣完。”

  在位於寬窄巷子東廣場的益民菜市長順街店,榴蓮售價為28元/斤。店員介紹,“4月,店裏的榴蓮價格在36元左右,現在下降超過22%。”談及銷量,他表示,4月份整月,店內的榴蓮僅售出幾件,“每件20隻榴蓮,進入5月,基本每天都能賣出至少一件。銷量已經是4月的數倍,預計到5月下旬,單日銷售量還會進一步增長。”

  在線上平臺,銷量同樣增長。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的榴蓮預售從4月開始,當時的預售價格較高,進入5月,榴蓮售價較上月下降了約30%。

  在淘寶平臺上,總銷量超過萬單的商家比比皆是,銷量超過10萬單的商家也不在少數。一家累計銷售超過14萬單的榴蓮銷售商家表示,“目前一天有300多名顧客購買我們家榴蓮,諮詢量就更大了。我們銷售的榴蓮是泰國進口的金枕榴蓮,單果重量如果是3斤-3.5斤,售價是113元。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預計銷售量還會增長。”

  從東南亞到成都

  榴蓮運輸僅需48小時

  除了季節性因素外,近年來進口量的增長、高效的運輸方式,成為國內榴蓮價格變化的重要因素。以四川為例,2024年,四川鮮榴蓮進口同比增長145.8%。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更提出要“打造三文魚、榴蓮等特色單品全國集散中心”。

  “去年,我們公司的榴蓮總進口量達到4.2萬噸,主要是從泰國、越南進口的。通常情況下,東南亞榴蓮的旺季期會從4月持續到8月。截至5月12日,進口榴蓮的價格在650元-850元每件(19元-25元/斤),相較4月價格下降近30%。”四川雨潤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負責人劉國平表示,進口到成都的榴蓮運輸方式主要有公路、鐵路、海運、空運等多式聯運方式,可以將東南亞到成都的進口榴蓮運輸時長縮短至48小時,讓成都本地市民和四川其他地區的居民都能更快嘗到來自東南亞的新鮮榴蓮。

  劉國平介紹,目前,該交易中心的進口榴蓮有80%留在成都本地,或通過汽車等方式運送到四川各地。有20%左右的進口榴蓮運往陜西、甘肅、新疆等省份,“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重要樞紐城市,有不少榴蓮被轉運分撥至全國各地。”

  據成都海關統計,一季度,四川農産品進出口增速位列全國第6,對四川外貿增長的貢獻度為4.7%。其中,進口42.6億元,同比增長21.6%。

  從貿易運輸渠道看,目前,四川進出口農産品仍以海運為主,佔同期四川農産品進出口總值的59%。同時,航空運輸佔15.1%,同比增長147.6%;鐵路運輸佔7.2%,同比增長51%。

  以空運為主要物流方式的四川雲港航空物流有限公司,主要進口來自泰國的水果,其中榴蓮佔比較大,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其中有95%的貨物在成都完成清關後,再通過空運和陸運轉運至北京、上海等地。”

  客運航班“天天飛”

  加速成都跨境通道建設

  為什麼地處內陸的四川,生鮮進口量如此大?通道開放和進口流程便利十分關鍵。

  近年來,成都加快打造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恢復、新開多條國際航線,讓盛産榴蓮的東南亞和成都間不僅有全貨機航班,還有客運航班“天天飛”,腹艙運貨促使成都的生鮮進口量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進口生鮮産品對時效的要求很高,成都海關開闢了“綠色通道”,實施“7×24小時”預約通關保障,鮮活農産品進口“即到即查即放”,降低企業倉儲、生鮮損壞等成本。

  四川雲港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從泰國到成都,不僅有穩定的全貨機航線,航程也短,從曼谷到成都僅需2個半小時。”該負責人介紹,進口的榴蓮都要進行多項檢測,成都海關只需要48小時就能出具檢測報告。

  “今年5月,我們已經開通成都至廣州、嘉興兩條中老國際班列公鐵聯運進口榴蓮分撥專線。雖然成都不産榴蓮,但我們正在成為榴蓮産業的樞紐。”四川省港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該公司將通過多式聯運降本增效,把成都打造成榴蓮供應鏈的“關鍵節點”,助力讓全國更多消費者品嘗到成都“進口路”上的甜蜜果實。(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