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位於資陽市雁江區迎接鎮的龍洞灣肉鴿養殖園區,映入眼簾的是數十座現代化鴿棚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鴿棚內,一列列鴿籠整齊有序,供水、投料系統完善無缺,一隻只鴿子在籠中喝水、覓食,養殖人員穿梭其中,忙碌地準備飼料、收集鴿蛋、打掃鴿舍。
肉鴿養殖園區 攝影 李欣蕊
該園區是目前全市最大的肉鴿養殖基地,養殖區佔地150畝,鴿棚總面積達7萬餘平方米,目前存欄種鴿29.5萬對,主要銷往新疆、北京、上海、武漢、南京、重慶等地。
錯落有致排列的鴿棚 攝影 李欣蕊
“我們以銷售乳鴿為主,飼養的品種為米瑪斯雙肌鴿和白羽王鴿。這兩個品種的鴿子生長速度快,乳鴿飼養23天到28天便可出售。”龍洞灣肉鴿養殖園區負責人肖光芒介紹,目前,園區的第三期項目已經建設完成。屆時,整個園區的存欄種鴿將達到32萬對,預計年産值可突破1億元。
除了銷售乳鴿外,園區每年還可銷售鴿蛋約21萬枚,産值能達50余萬元。同時,鴿子糞發酵後還是柑橘林的天然肥料,可出售給附近的有機肥廠和大型果場,可實現年額外增加收入35萬元左右。
肉鴿健康成長 攝影 李欣蕊
這些小小的肉鴿在幫助園區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當地村民帶來可觀的收入。
“在園區上班,每個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工資,每天工作主要是負責查蛋、孕崽,還有觀察鴿子的健康問題。”迎接鎮化龍村7組村民李靜説。
肉鴿健康成長 攝影 李欣蕊
“龍洞灣肉鴿養殖園區由迎接鎮于2019年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成功引入仁壽縣肉鴿協會籌建。”迎接鎮副鎮長馬強介紹,歷經近六年培育發展,該園區已構建起“産業園區+專業合作社+家庭養殖戶”的産業化經營體系,目前成功孵化專業合作社12家,輻射帶動周邊家庭養殖戶20余戶,累計創造“家門口”就業崗位200余個,有效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養殖的肉鴿 攝影 李欣蕊
“我們還要引導和帶動更多周邊村民參與到肉鴿養殖産業之中,實現助農增收。”馬強表示。目前,園區已發展成為集養殖、孵化、銷售于一體的肉鴿産業鏈條。下一步,迎接鎮將為園區健康發展做好服務,積極配合園區著手規劃建設集中宰殺、冷鏈凍庫等配套産業,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如今,迎接鎮肉鴿養殖産業已嶄露頭角。接下來,資陽雁江區將依託現有産業根基,將規模養殖與家庭養殖有機結合,持續挖掘肉鴿養殖産業潛力,不斷提升肉鴿全産業鏈的增值效益,致力於將“小鴿子”打造成致富“大産業”,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文 朱濤 李欣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